東北網8月28日訊(記者 陳顯春 姜輝 那鵬翔)8月28日,中國(齊齊哈爾)第十八屆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如約而至,一年一度的綠色食品盛宴再一次在美麗的鶴城——齊齊哈爾市成功舉辦。

每逢夏秋交接之際,齊齊哈爾這場耀眼的綠色食品盛宴總會吸引到諸多關注的目光。屆時,無論繁忙與否,有所期盼的人們總要邀上親朋好友紛至沓來,逛逛展館、嘗嘗新鮮,順便再將中意的優質、特色展品帶回家中。而與這份『熱鬧』同步的是,齊齊哈爾綠博會的知名度、影響力、美譽度也在逐年加大,來自國內外的賓朋、客商逐年增多,簽約合作項目更是連創新高。可以說,借助綠博會平臺,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之都』這張名片現已愈發耀眼和閃亮。

之所以能連年成功舉辦綠色食品博覽會,必然要有所依托,齊齊哈爾市所憑借的,便是不斷發展壯大的綠色食品產業強勁勢頭。

齊齊哈爾市近年來不斷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強農機化建設、推進耕地輪作試點、強化科技推廣服務和推進農業『三減』,將規模經營逐漸推向標准化發展,同時積極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基地建設,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並以此來作為提昇農產品價值鏈的重要推手。
按照『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總體定位,這裡在持續發展綠色有機農業上,通過穩定基地面積、穩定產品質量、增加標志數量、增加市場銷售額,不斷提高著本地綠色品牌影響力。在全市3500萬畝耕地中,綠色有機食品基地面積便穩定在1400萬畝以上,現擁有綠色(有機)食品標志479個,20個產品獲得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認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8家綠色(有機)食品企業,綠色(有機)食品年銷量超百萬噸、銷售收入超百億元。
提昇農產品質量,構建農產品品牌,加快推進『互聯網+農產品銷售渠道』,是當地拓寬農產品營銷的重要手段。齊齊哈爾市一方面借助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不斷向外界推介本地特產優質農產品,另一方面則通過抓好農業物聯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農村電商建設,擴大網上銷售,實現由『種的好』向『賣的好』轉變。當地按照『六個一』標准推進『互聯網+農業』高標准示范基地建設,落實省級示范基地367個,71.6萬畝。依托黑龍江省大米網和市『東北黑土』及各縣區電商平臺,全市農產品電商企業發展到155家,農村網店680家,微商1.5萬多個,農產品網銷量達20.8萬噸,銷售額17.8億元。開展產銷對接,簽定訂單743萬畝;通過參加食品博覽會,現場實現交易額160萬元,簽約11.8億元。同時拓展海外市場,全市農產品出口創匯企業27家,2017年出口額實現3082萬美元,同比增長247%。而且在品牌打造上,依托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和綠色食品之都、北緯47度等地域優勢,不斷完善產業體系,組建產業聯盟,尤其今年開始重點積極構建『鶴城』農產品公共品牌,並制作『鶴城』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名錄,這也將為綠色食品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新鮮動能。
如何堅守質量底線,維護『綠色食品之都』的美名,齊齊哈爾市在強化質量安全監管上也在不斷求新。據介紹,當地現進駐黑龍江省質量追溯平臺的企業已達55家(全市12戶有機食品企業全部進入),初步實現了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切實提高了綠色(有機)食品的信譽度。6個縣設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配備了專職人員;9縣(市)組建了農業綜合執法隊伍,形成了監管、檢測、執法三位一體的格局。98%的鄉(鎮)設立監管服務站,81%的村設立安全協管員,形成市縣鄉村四級網格化監管體系。2017年,完成全市專項定點監測樣品357份,合格率達到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