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訊(王曉潔 記者 佘雨桐 雷蕾)『從今年年初正式按合作制公證處運行以來,目前我們已經辦理了4500餘件公證,這比去年一年辦的3000多件還要多出不少……』8月23日,五常市公證處主任荊文祥笑著向記者介紹說。
同傳統的公證機構相比,合作制公證機構是由符合條件的公證員自願組合,共同參與,共同出資,自主開展業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按市場規律和自律機制運行的公證機構。

五常市公證處主任荊文祥(左一)介紹公證處基本情況。
2017年11月末,黑龍江省司法廳正式確定五常市公證處為合作制公證機構試點。五常市公證處立即組建精英化團隊,從嚴把關發起人的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和業務素質,確定了由原五常市公證處主任荊文祥為新設立合作制公證機構的負責人,6個合作人的執業經驗也都在5年以上。將工資與個人崗位職責、工作表現及業務實績相掛鉤,實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工作人員忙碌辦證。
五常市是農業大市,以盛產『五常大米』而聞名全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一直是五常市公證處工作的重中之重。公證處轉制後,體制機制更為靈活,五常市公證處調派了更多的人手奔赴五常市的田間地頭,主動上門服務,為農民朋友辦理證據保全等各種公證事項,解決廣大農民朋友的難題。
2018年4月,周某等7名農民急匆匆地來到五常市公證處,申請辦理種子購買合同公證。五常市公證處業務部主任王瑤琦了解到,幾名農民是雙城市的,他們還有十餘名農民朋友在五常市一個商家那購買了水稻種子,回去後發現種子有異樣,懷疑有稻曲病,他們就第一時間想到了公證,想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王瑤琦立即決定為全部22名農民所購的種子辦理保全證據公證,公證處還決定免收大家的公證費。賣種子的商家得知農民到公證處申請辦理公證了,馬上主動與農民聯系、協商,最終問題得以圓滿解決。

群眾午休時間來諮詢,公證員熱情接待。
五常市常住人口一百餘萬人,人員流動量大,有些人購買的商品房還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再出售就成了難題。公證員們在了解到這個情況後,變坐在家裡等件為出門主動找業務辦,為購房人出具了聲明書及房屋項下財產權益轉讓協議公證,最大程度的保護了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
2018年截至目前,這個公證處的辦證數量超過去年同期的65%,並拓展了商品房買賣協議、聲明公證,開拓了婚前(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和離婚財產分割協議等公證事項。
『您好,我知道都午休時間了,但我想問問我能留個郵寄地址,到時候把我的公證書給我郵過去麼?』8月23日中午12時04分,一名群眾走進五常市公證處詢問到。
『當然可以的,您寫在這裡吧,等您的公證書辦理好了,我們會給您郵寄過去的。』公證員熱情地答復著。

五常市公證處的便民服務角。
一次性告知,不讓群眾多次跑;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公證員一次接待負責到底;簡單的當天辦結,材料齊全的3個工作日辦結,復雜的5個工作日辦結;周末均可預約服務;開設老弱軍貧綠色通道服務;微信、QQ快捷申請制……就如何更好地服務百姓,五常市公證處顯然有自己的招法。
『合作制公證處具有濃厚的市場主體意識,有助於激發公證機構的活力,公證員的積極性、創造性能得到充分發揮,公證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與經濟社會發展對公證服務的新需求。』在黑龍江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處長姜文臣看來,合作制公證處的優勢很明顯。
姜文臣認為,五常市公證處的改制試點是對司法部全面深化公證行業『放管服』改革的及時呼應,也是黑龍江省司法廳優化公證機構布局與設置模式的具體舉措與有益嘗試,這個處發揚愛拼敢贏、先行先試的精神,闖出了一條以創新創業為特征的公證改革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