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立下愚公移山志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8-08-30 13:4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姜輝 那鵬翔 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30日訊 (記者陳顯春 姜輝 那鵬翔 莊園)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從強責任抓落實、重規范建制度、抓重點補短板、挖窮根精施策、抓重點盯關鍵等多方面著手,立下愚公移山志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齊齊哈爾市龍江縣木耳產業扶貧基地。

  齊齊哈爾市龍江縣木耳產業可帶動一萬名貧困人口。

  齊齊哈爾市是全省重點貧困地區,9個縣(市)中泰來、甘南、拜泉是國家級貧困縣,依安、克山是省級貧困縣,梅裡斯區參照省級貧困縣管理。泰來、甘南、拜泉、龍江、富裕和克東6個縣是大興安嶺南麓特困片區縣。目前,全市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22萬戶、19.82萬人,其中因病致貧佔51.45%,因殘致貧佔9.64%,因災致貧佔4.82%,因學致貧佔2.55%,其它佔31.54%。2017年,全市實現減貧5.71萬人,退出貧困村198個,貧困發生率由『回頭看』動態調整後的3.90%下降到2.33%。截至目前,全市尚有3.9萬戶、7.96萬人未脫貧。計劃2017年退出的富裕、甘南已通過國家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綜合貧困發生率分別為0.63%、1.00%,群眾認可度分別為93.96%,95.78%;克山、依安2個省級貧困縣已完成省級第三方實地評估檢查,尚未公布結果。計劃2018年退出的龍江、泰來、克東3個縣和2019年退出的拜泉縣正認真對標脫貧攻堅新要求,查問題、補短板,全力推進。

  齊齊哈爾市每年多次召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部署脫貧攻堅重點工作,進一步強化了政策保障,明確了主體責任,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同時,15個市級領導定點包扶,各縣(市)區黨政領導靠前指揮,447名選派『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1358名工作隊員,2.3萬名乾部職工,形成了由上至下的『扶貧大網』,實現齊齊哈爾市貧困村全覆蓋,組織結對幫扶9.22萬貧困戶,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探索,齊齊哈爾市脫貧攻堅初步構建起制度化、規范化的工作格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總體實施意見的出臺,扶貧領域問題整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專項行動方案的實施,使脫貧攻堅及各項相關工作思路和任務清晰,措施明確,構建了有章可循的任務體系。

  針對各項重點工作,齊齊哈爾市下發了推廣七種產業扶貧模式的意見,指導支持發展符合實際、易復制、效果好的扶貧產業,為深度貧困地區擺脫困境探索了有效方法模式。出臺了金融扶貧政策指導性意見,明確扶持范圍、支持重點、推進舉措,有效提高了金融政策效用,激發了貧困戶勤勞致富動力。2017年扶貧再貸款累計發放10.86億。今年已放款6915筆、2.88億元。

  齊齊哈爾市出臺了城鄉困難居民和貧困人口醫療兜底保險實施方案、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方案和脫貧攻堅責任制、警誡約談等制度辦法,不僅在市級層面初步建立起統一的兜底保障政策規范,使脫貧攻堅工作形成從擔責到問責的閉環體系。脫貧攻堅與地方發展密不可分,正基於此,齊齊哈爾市著力突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保障水平和激發內生動力對脫貧的帶動作用。通過發揮全市重點產業和縣級主導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牽動作用,與『一村一品』小產業同步發展,齊齊哈爾市探索推行了金融、經營主體、小院經濟、電商等多種帶動模式。

  克東牧原生豬養殖項目簽訂帶貧協議5259戶,戶均年可受益2400元;龍江縣通過購買和牛委托元盛公司代養,惠及貧困戶3200戶,戶均增收2000餘元。規劃建設光伏扶貧電站447個,已並網發電274個,3個片區縣實現貧困村全覆蓋。全市產業扶貧帶動貧困戶7.02萬戶,戶均增收2642元。

  通過全面推進『三通三有』,貧困村衛生室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文化活動場所、寬帶、廣播、有線電視全部達標,除龍江縣北濟村因花園水庫項目異地搬遷外,其餘貧困村全部完成通硬化路目標。重點解決飲水安全工程短板,去年建設安全飲水工程1279處,解決了5.24萬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今年計劃再解決1.75萬人。

  而在全面推進『兩不愁三保障』基礎上,齊齊哈爾市突出解決好危房改造問題,今年將全面完成剩餘8345戶改造任務。泰來縣啟動宅基地盤活利用試點,既實現了貧困戶住上好房子,又通過復墾還耕、產業開發等增加了收益。

  為激發內生動力,各地積極探索有效方式和路徑,富裕縣設立『以獎代補』專項基金、泰來縣開展『三獎評』活動、克東縣『孝老敬親』、拜泉縣『農民夜校』等均取得實效,實行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激勵政策,貧困戶主動脫貧的意識不斷增強。通過實施一系列有效措施,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生了可喜變化,縣級主導產業日趨成型,經濟發展煥發活力,村容村貌明顯改觀,貧困群眾收入穩步增長,農民精神風貌大幅提昇,貧困地區正在逐步擺脫貧困狀態。

  齊齊哈爾市特困片區最突出的致貧因素是生態環境脆弱。為改善生態環境拔窮根,齊齊哈爾市與中科院地理所合作推進功能區建設,著力探索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有效路徑。同時,針對貧困地區生態特征,齊齊哈爾積極發展與生態相適應的產業。龍江縣推進山崗、丘陵地退出玉米種植,重點發展林下經濟和雜糧、食用菌、中草藥;拜泉縣持續強化植樹造林,打造連片森林。

  齊齊哈爾市特困片區中有37個深度貧困村,是扶貧工作的難中之難、重中之重。為此,市縣攜手盡銳出戰,市委將主管扶貧工作的領導調整到拜泉聯系點,縣裡派出攻堅能力強的乾部駐村幫扶,鄉鎮和縣直部門一把手派駐到深度貧困村為督導組組長,用最強的力量攻擊最堅固的碉堡。同時,為強化資金投入,僅拜泉縣今年就已整合資金2.6億元,齊齊哈爾市更是對全部37個深度貧困村各增加1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扶貧項目。通過找准特困片區癥結,瞄准靶心,精准施策,深度貧困難題正在逐步化解,帶動全市整體扶貧紮實推進。

  抓重點盯關鍵,探索建立防貧長效機制。齊齊哈爾市在抓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減少貧困存量的同時,積極探索建立防貧長效機制。為此,齊齊哈爾市印發了《關於加強政策兜底建立扶貧防貧長效機制的意見》。意見重點關注處於貧困邊緣的農村低收入戶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穩的脫貧戶兩類臨貧易貧特殊人群,抓住因病、因學、因災等致貧返貧關鍵因素,分類設置精准防貧辦法。

  未來,齊齊哈爾市將做到『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以釘釘子精神和連續作戰作風,分類有序做好2017、2018兩年7個縣脫貧退出和鞏固提昇,對非貧困縣訥河市和梅裡斯區也要強化脫貧責任和措施,對深度貧困、最後退出的拜泉縣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

【專題】砥礪四十年 奮進看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