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看組織建設 助鄉村振興】東興村書記振興目標:將來村民上學就醫全免費
2018-09-05 14:4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以及振興家鄉的信心。習近平總書記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鄉村黨組織就是農民的主心骨,鄉村組織振興了,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農民的持續增收纔有堅強的保障。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8月初,東北網記者先後深入綏化市慶安縣同樂鎮同發村、綏棱縣上集鎮諾敏河村、海倫市前進鎮東興村、明水縣永久鄉和肇東市黎明鎮民主村進行采訪。看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戰斗堡壘』作用,看『領頭羊』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頭羊效應。

  東北網9月5日訊(記者 陳顯春) 綏化市海倫前進鎮東興村位於海倫市郊,由8個自然屯組成。村黨總支書記劉春生早就規劃好了,取消自然屯集中居住。走完振興第一步,就是大力發展村級產業,將來村民物業、用水、上學和就醫全部免費。

東興村植保噴藥無人機。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在東興村村口,豎著兩塊牌子:一塊是黨的十九大召開時,習近平總書記的圖片和關於鄉村振興方面的講話精神;另一塊是村規劃效果圖。『黨的十九大正在進行時,我就把相關內容噴繪了,然後豎立在村口,讓村裡黨員乾部和群眾看看,我們國家對鄉村將要實施的振興戰略,思想上要先跟得上。』劉春生說。

  劉春生一直是思想比較超前的人,用前進鎮黨委副書記尹艷忠的話說,『他有新思想,能夠超前謀劃;有新意識,體現在現實工作中。』班子成員李海貴說:『他是個想法多的人,無論在組織建設上,還是具體管理村級事務上,總有好點子。』

劉春生翻閱裝訂文件學習。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2008年,劉春生接任東興村黨總支書記。東興村有耕地面積1.5萬畝,適合大機械連片種植。劉春生想重振村集體經濟,讓所有村民都過上好日子,只有從耕地上入手。2012年3月,劉春生牽頭創建了海倫市東興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所有村民以保底加分紅的形式,全部帶地入社,進行統一集中經營。根據發展需要和農民意願,合作社實行勞務合作與生產合作兩種模式,為周邊農民和入社成員提供不同服務。

劉春生駕駛合作社大型機械。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剛開始並不順利,因為有的農戶不願加入合作社,土地就連不上片,』東興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理李海貴說,『春生就把不同意的農戶地調到別處去,保證大機械連片作業。』年底分紅時,沒有加入合作社的農民經對比發現,還是加入合作社收入高,沒有加入的農民就紛紛找到劉春生要求加入。劉春生說,鄉村工作必須用事實說話,只有農民得到甜頭了,纔可能信任你,你說乾啥纔有人支持你。村裡規劃要集中居住,涉及8個自然屯整屯拆遷,消息一出,農民主動找上門來,不問如何安置、有沒有補償,只要他說這事好,村民就簽合同。

  加入合作社的農民從土地中徹底解放出來,他們有的在合作社上班,有的外出打工,年人均能增收3萬多元。

劉春生將各類文件裝訂成冊,便於支部和村民閱讀。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攝

  經過幾年發展,合作社固定資產達1700餘萬元。目前,合作社在本村土地全部入社的基礎上,還吸引周邊村屯農戶帶地入社1.55萬畝,規模經營面積擴至3.05萬畝。去年,合作社經營總收入實現3389.5萬元,實現盈餘1089.7萬元。幾年來,村集體經濟累計增收200餘萬元,實現了村增積累、民增收入的雙增目標。

  前進鎮副鎮長趙宇包扶東興村,據他介紹,劉春生在理論學習方面有獨到之處,手機訂閱的APP全是時事類,不但自己學,還帶動全村黨員乾部和群眾一起學。在劉春生的桌面上、櫃子裡,擺放的是裝訂成一冊一冊的學習資料,大到國家會議文件及領導講話精神、省委省政府會議文件、綏化市委市政府會議文件、海倫市委市政府會議文件等等,小到媒體關於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等方面的報道,他認為有用的幾乎都裝訂成冊。『學習起來方便,不用現找,』劉春生說,『村裡黨員和群眾學習也方便,想看隨時看。』

  接受記者采訪完,劉春生就急忙趕往哈爾濱考察田園綜合體項目,東興村今年欲建一處佔地20公頃的大型玫瑰園,發展鄉村玫瑰觀光、采摘旅游經濟。

農業機械在東興村發展情況對比。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翻拍

  東興村正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對於未來,劉春生滿懷豪情:村民集中居住管理,物業、用水、上學、就醫全部免費。

豎立在東興村村口的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牌。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綏化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兩新』組織黨工委書記楊國寧說,綏化市在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實踐,制定出臺《關於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抓住『選育管退』等關鍵環節,完善機制,創新舉措,強力推進高素質農村基層帶頭人隊伍建設。在『選任』上,堅持政治標准,通過拓寬選任渠道,在好人中選能人,使一大批有致富帶頭能力、能搞好基層群眾治理的好人充實到村黨組織書記隊伍中來。在『培育』上,在10個縣(市、區)建設了基層黨員乾部實訓基地,堅持市級示范培訓、縣級集中輪訓、鄉(鎮)基礎培訓相結合培訓黨員乾部,並每年選調村黨組織書記進行外埠培訓,同時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進行本科學歷進修。在『監管』上,健全完善了村『兩委』議事規則、『四議兩公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確了村黨組織書記職責清單,規范了權力運行。制定了村黨組織書記補貼報酬增長、納入事業編制等激勵政策。在『退出』上,實行最高任期制,連續在同一村任職不超過5屆;實行末位淘汰制,對年度綜合考核排名連續兩年處於後5%、年度群眾滿意度連續兩年低於60%等情況的,責令其引咎辭職;實行未履行承諾辭職制,對未完成述職承諾目標任務、長期打不開工作局面等情況的,責令辭職退出;實行到齡離任制,原則上年滿70周歲的,由縣鄉兩級辦理離任手續。通過『選育管退』這一系列辦法,著力培養一支政治堅定、致富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目前,全市村黨組織書記中致富帶頭人951人,佔71.2%,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回鄉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達81人。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