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7日訊 寧安市海浪鎮盤嶺村是黑龍江省有名的文明村,也是『中國十佳小康村』。8月20日,記者一行來到這裡參觀,發現這裡花團錦簇、綠樹成蔭,果然不負『省級文明村』盛名。自籌600萬種花修房建路讓居住環境煥然一新
『以前村裡啊,垃圾隨便倒,污水到處流,道路像泥溝。下雨天走在路上,簡直沒處下腳,跟現在比差遠了。』盤嶺村黨支部書記關強告訴記者,為了改善村裡的居住環境,他主動出資購買了修路材料,動員300多名村民出力參與,硬是靠著盤嶺村自己的力量,在村裡修了條水泥路。隨後,全體村民又自發集資600萬元,整體改造全村218戶房屋,重新修建4戶貧困戶住房,新建780米院牆,安裝23盞路燈,栽種綠化樹3000餘棵、花卉13500株。『路燈能亮到半夜兩點,現在大伙夜晚出行可方便了。』村民老黃高興地告訴記者。
記者在村裡逛了一圈,發現盤嶺村的不僅村容整潔,且家家戶戶都有綠色菜園、果樹園,走近細看,還發現不少『盤嶺村綠色城市菜園認證牌』矗立在園中。對此,關強介紹,『我們種的瓜果蔬菜,都是純綠色的,城裡人稀罕,所以村裡就鼓勵大伙家裡的菜園果園,自己吃不完餘附的,就拿到村裡集中開辦的電商平臺售賣,既能增加收入,還能美化村裡環境。』
開展垃圾革命廁所革命
齊心協力治理村屯環境頑疾
路修了、花種了、樹栽了,房屋庭院也煥然一新,可村民們還是覺得哪不對。經細心觀察,村委會發現,村民們隨手扔垃圾的習慣沒改,隨處濫建的廁所也有礙觀瞻。經全村討論決定,開展垃圾革命、廁所革命、能源革命,綜合治理村屯環境『頑疾』。
『我們在居民家門口、村委會、文體廣場等地放置了大量分類垃圾桶,與村民們約定,垃圾不要隨手扔,而是都集中扔到垃圾桶裡。除此之外,扔生活垃圾時,大伙都得分可漚肥和不可漚肥兩類來扔,村裡定期會對垃圾分別進行集中漚肥和無害化處理。』關強說,村裡還依據村民現有居住條件,科學合理確定廁所建設模式,探索三格生物化糞處理設備,聯戶處理糞便改廁模式,實施廁所革命,現已入戶改造110戶。能源革命方面,全村統一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新建秸稈處理廠,通過氨化處理等處理方式,讓秸稈變廢為寶。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從一處美變為一片美
據寧安市委書記徐利刃介紹,不止盤嶺村,全市240個行政村中有109個村都在積極實施環境整治、移風易俗、典型示范等工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徐利刃告訴記者:『市裡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先後在12個鄉鎮設立72個示范村,為整體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打樣板、立標杆、樹典型。通過美麗人家評選活動、家風家訓上牆活動、選樹美麗寧安人、孝老模范、德信講堂、農民夜校等方式,推動村風向好向善,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內涵。讓寧安市的美麗鄉村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從外在美向內涵美轉變。』
指著寧安市的全市地形圖,徐利刃告訴記者:『你看,這裡的小朱家村就是美好寧安的一個典型,那裡江水繞村、綠水環抱、風景秀麗,這兩年吸引了5萬多名游客前來參觀。不僅環境美,小朱家村的民風也淳朴,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被來這裡的客人稱為世外桃源。還有寶山村,今年在村裡建了個樂活莊園,積極發展農家樂餐飲旅游業。為了美化村裡的環境,村民們還聘請了國外專業園林設計師,在入村口修建了石材園林景觀,種植了大約5公裡的綠化樹和花卉景觀帶,吸引了不少城裡人去休閑體驗。』
徐利刃表示,精神文明搞好了,也會激發人創造財富的能力。『思想觀念改變了,人的內涵美了,鄉村環境美了,生活也就隨之變美了。這也是我們抓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去做這個事情。』徐利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