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新生vs教師攻略之小學:『小豆包』的人生畫師
2018-09-10 16:4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0日訊 (記者 王春穎) 9月10日是第34個教師節,也是新生開學的第二周。褪去稚嫩、拂去青澀……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新生無疑是教育戰線上最值得關注的群體。細膩關懷、傾聽溝通……這些『老掉牙』的教育守則逐漸被新時代教師所摒棄,面對新生,他們往往有著更奏效的方式方法打開新生入學適應期的瓶頸問題。這也是這些平凡的巨匠在不平凡崗位上做著日復一日的『小事』。

  教師節當日回校探訪屠曉紅老師的兩名學生。

  愛建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屠曉紅從教26年,今年是她帶過的第六屆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她歷經了五輪學年大循環,用她自己的話說,每一年的新生入學她都熱情如初的面對著孩子們,永遠帶著剛參加工作般的熱情,喜歡孩子,更樂此不疲地穿梭在孩子們中間,聽著孩子們一聲聲老師,她就感到踏實。『從教年頭長了,我會日積月累的寫一些隨筆,記錄生活工作中的感動,看到字裡行間,孩子們曾經帶給我的感動,至今都會熱淚盈眶。』屠曉紅老師告訴記者,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小豆包』,即便是小孩子也能帶來不一樣的感動。

  『新入學的學生必定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從幼兒園到小學,銜接適應尚需過程,他們愛動、注意力時長時短,他們需要的不是批評和斥責,而是鼓勵,』屠曉紅說,『我自己的孩子已經考入大學,所以在學生們面前,我是老師更是一名「大家長」,我肩負培養學生的重擔,更要感召和培養家長。』目前,小學生的家長多是80後,多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教育子女存在一定盲目性,如何科學構建起『5+2』培養工程,確保孩子在校5天培養起來的習慣在家2天能夠維持,不要形成反復重復培養,這就成了當下要克服的問題。

  屠曉紅老師為學生自費購買書籍。

  屠曉紅老師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孩子在入學的時候如同一張白紙,老師就是那畫師,只有構圖精細,纔能成就一幅畫。對於低年級的孩子,養成習慣的重中之重,要讓他們養成愛上學、喜愛班級、讀書寫字、專心聽講、與同學和諧相處的習慣,這些都需要鼓勵。為此,屠曉紅老師自費買了很多小獎品。在多年的教學實踐摸索下,屠曉紅老師的激勵制度得到了良好反饋,在2018年畢業班小昇初的考試中,屠曉紅老師的班級一共有12名學生考入了名校,佔了全校錄取總數額1/3,在全校八個畢業班中成績遙遙領先。屠曉紅老師說:『習慣養成了,成績自然不成問題。』

  從教26年,頑劣淘氣的孩子屠曉紅老師見得太多,但是她用她細膩的情懷的無微不至的愛,感動了這些學生。當某一天,屠老師從曾經頑劣不堪、一上學就哭鼻子的多動兒童手中接過工大附中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她深感所付出的都值得了,那些一整節課抱著孩子安慰孩子、那些不分晝夜和家長溝通了解孩子近況的付出都沒有白費。

  這就是平凡巨匠的愛。日歷撕破了一本又一本,當再次定格在9月10日時,人們方纔如夢初醒,我們欠老師們一句理直氣壯的謝謝。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