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記者 王春穎)9月10日是第34個教師節,也是新生開學的第二周。褪去稚嫩、拂去青澀……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新生無疑是教育戰線上最值得關注的群體。細膩關懷、傾聽溝通……這些『老掉牙』的教育守則逐漸被新時代教師所摒棄,面對新生,他們往往有著更奏效的方式方法打開新生入學適應期的瓶頸問題。這也是這些平凡的巨匠在不平凡崗位上做著日復一日的『小事』。

劉奕男老師和學生。
松雷中學初中部『80後』英語教師、新初一學年主任劉奕男老師走進會議室時,記者以為她是『90後』,年輕甜美的面孔完全沒有記者印象中班主任古板的樣貌,細聊之後記者纔發現,這是一名獨得學生『恩寵』的老師。劉奕男老師向我講述了她的學生對她的花式『寵愛』:劉老師胃不太好,所以總是保溫杯熱水不離身,開學沒幾天,她發現總有人給保溫杯添熱水;松雷中學軍訓進行了4天,在這四天時間裡,劉奕男老師記下了所有學生的名字和特點,在她的班級裡,糖和水這些防中暑的必備品從來不缺,在軍訓結束後,突然有個學生跑到她辦公室門口從褲兜裡掏出一把剝好的瓜子仁塞給她;老師們輪流執勤,她在樓梯處站崗,迎面來了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不約而同的抱了抱她,和她說老師加油……
這位『80後』老師如此受愛戴並非是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從教18年的劉奕男老師,先後帶過五屆畢業班,面對稚氣未退的初一新生,她用幾個詞語就定了性,『天真』『頑皮』『銜接現象明顯』。『初中四年,其實初一學年最為關鍵,這個階段樹立行為習慣是第一要務,行為習慣形成秩序,決定成績,』劉奕男老師說。

劉奕男老師教師節收到的祝福。
劉奕男老師說,學生們對她的評價是『恩威並施』,好與壞的結果都要講在前面,為學生分析利弊,對於新初一學生要適當地『扶一把』,以身作則,切勿急躁。她說:『初中比小學要求更嚴格,這個階段要講求情感溝通,讓學生知道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面貌迎接中學生活,以快速融入集體生活,同時也要講求規范秩序,初一把孩子們迎進校門,初四再送還給家長,老師們要對得起肩上的這份責任使命。』
今年是小昇初電腦隨機派位的第一個實行年,也真正杜絕了『掐尖』現象。松雷中學迎新時指出禁止班級劃分層次,所有的學生都是從零開始,夯實基礎、養成習慣,踏實學習最重要。松雷中學的教育理念是給予孩子空間,賦予他們無限的可能,所以學校開設了很多社團活動,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性。
今天是教師節,早上劉奕男的一位家長給學校校長發了一條信息,說劉老師是『課下嚴格,課上笑盈盈』的老師,是一名愛心童心耐心兼具的好老師。說起這個評價,劉奕男說不論是嚴格還是笑盈盈都是為了學生,自己本人熱愛英語,在課上她希望孩子們能夠開闊視野,教學並非單一學科教學,更應該是融合性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用成人的方式去幫助。
為了豐富教學形式,劉奕男老師嘗試了很多教學形式,比如英語電影配音,學生講課互評等等。入學時認不清26個字母?不怕,有老師!畢業時候,這名學生中考英語成績112分,目前正在國外留學,英語流利程度堪比母語。很多學生都是愛上了這個老師,於是愛上了英語,愛上了學習。劉奕男就是這樣一位有魔力的老師,松雷中學14級一畢業班,剛剛接手時全校英語成績倒數第二名,中考躍居第一名。
這就是教會我們成長的平凡巨匠,曾經也許是我們每隔45分鍾一次的『夢魘』,卻也是成年後哪怕45年都忘不了的『課堂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