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倍豐集團:秉承匠人精神 打造龍江好米
2018-09-14 20:37:4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安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4日訊(記者 安澤)14日,在第六屆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和哈爾濱世界農業博覽會上,米粒晶瑩飽滿、散發迷人清香的『龍稻』大米吸引了眾多參展商的駐足和青睞。『龍稻』大米是倍豐集團發揚『工匠精神』用時8年傾力打造的匠心之作。『龍稻』大米贏得好評的背後,是倍豐人積極向新型科技助農型服務轉變的不斷追求。

『龍稻』大米。東北網記者 安澤 攝

  從1998年開始,倍豐集團投資上億元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通過測土化驗、田間示范等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田間數據。在這基礎上,倍豐集團又對重點區域土壤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包括土壤中有機質含量、pH值、供肥力等。最終,在五常市100萬畝優質水稻種植區域中,選出10萬畝核心種植區域作為『龍稻』的專屬種植基地。

工作人員用龍稻大米現場制作的壽司。東北網記者 安澤 攝

  為確保『龍稻』大米的品質,倍豐集團通過與農戶合作種植的方式,在五常大米的核心產區建立水稻種植基地,累計種植20萬畝。通過與『稻花香之父』田永太家族的種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甄選珍稀稻花香原種,傳承『15葉稻花香』的優良基因,在五常核心產區精耕細作,保證龍稻五常大米在種植過程中稻種血統純正。

  倍豐集團還從上百名農化中心技術人員中抽調了一部分骨乾員工,又從各農業高校中招聘了一批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組建了一支『大學生農夫』種植團隊。該團隊負責對水稻的整個生長周期進行全程管控,並指導合作農戶科學種植。這支團隊是龍和農業最為核心的優勢力量,而龍和農業則是黑龍江唯一家擁有專業技術團隊的農業企業。倍豐集團通過與東北農業大學劉元英教授合作,歷時8年,從如何提高水稻產量到如何提昇水稻品質進行逐級研發,最終形成了一套科學嚴謹的『寒地水稻最佳養分管理技術』。運用這項技術,同樣的品種在同樣的地塊可實現增產5%-10%,出米率提高3%-5%,實現了寒地水稻優質高產和養分高效利用的統一。2010年,該技術榮膺『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

  在稻米生長的188天裡,技術團隊以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專業化知識,指導農民進行生態耕種,包括在選種、育秧、插秧、田間水肥管理、防控、收儲等環節都進行嚴苛的質量把控,並且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全程可溯源。

  同時,龍和農業以『農戶+龍和公司+農資+科學的種植技術+收儲』的方式,創建閉合的產業鏈,與農民合作種植。3年來,通過核心種植團隊的質量把控、種植指導及『寒地水稻最佳養分管理技術』等科研技術的應用,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為農民減施化肥、增產增收,累計達3600萬元。

  目前,『龍稻』大米累計生產銷售達2400萬斤,銷售網絡覆蓋了全國70%以上中心城市,實現銷售額達1.6億元,在五常大米高端品類中銷量第一。

  『單純發展農業,利潤很少。企業想獲得長足發展,為農民增加更多收益,必須不斷地創新發展,並且在產品品牌打造上下功夫。通過釋放品牌影響力,增強消費者信任度,營造良好的市場消費環境,突破五常大米的亂象困局,從而增加企業和農民的盈利點。』龍和農業總經理李學偉說。

  因此,龍和農業正在積極尋找新的發展路徑,通過社群精准定位,發展粉絲經濟衍生效應帶動銷售。目前,正積極和全國的優質物業進行洽談合作,通過產業鏈兩端的直接對接,為更多消費者提供龍稻五常鮮米。這樣既節省了渠道費用,拓寬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場銷售渠道,又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地為『三農』服務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第六屆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