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打造品牌『好米飯』
2018-09-15 07:07: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15日訊 金秋時節,廣袤的黑土地上,金色的稻田一望無際。微風吹過,稻穗隨風搖曳。黑龍江的水稻經歷了漫長的生長期,又到了收獲的季節。

  近年來龍江大米喜訊頻傳:全國首屆中國大米品牌大會評選的全國十大大米區域性公共品牌中,我省五常大米、響水大米、慶安大米榜上有名;全國十大好吃米飯我省佔一半;2017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100個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評選活動中,全國糧食油料類獲獎品牌23個,我省入選11個,其中大米品牌6個,又超一半……

  『綏粳18』精心育種贏市場

  聶守軍,省農科院綏化分院創新中心主任、研究員,黑龍江省水稻現代化農業產業技術協同創新體系首席科學家,這幾天是他最忙碌的日子。

  隨著黑龍江粳稻享譽全國,聶守軍和他精心選育的『綏粳18』也成為市場的『寵兒』。每年的播種時節,加工企業就開始訂單收購『綏粳18』。

  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綏粳18』聶守軍精心選育了14年。去年『綏粳18』成為我省水稻第一品種,在全省有種植面積統計的150多個水稻品種中脫穎而出,佔全省水稻種植面積的16.7%,結束了我省第二、三積溫帶沒有優質長粒香型水稻主栽品種的歷史。今年,『綏粳18』種植面積超千萬畝,仍是全省水稻種植第一大主栽品種。

  綏化市盛昌種子繁育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超,是陪著『綏粳18』成長的人,也是讓市場迅速認可『綏粳18』的功臣。2012年,一場大風把所有的水稻品種都吹倒了,只有『綏粳18』沒倒,於是王超下定決心與『綏粳18』一起奮斗。

  從2014年審定當年推廣面積153萬畝,到目前年均遞增48.8%,成為全省推廣最快、種植面積最大的香粳稻品種。聶守軍說,好的品質是硬道理。每個積溫帶水稻生育期略顯不同,大約130天左右,『綏粳18』也不例外,每一粒水稻都需在黑土地上長足134天,只有經過漫長的生長期,纔能保證大米的有機質含量,有了好品質纔能享譽四方。

  省農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水稻加工研究室主任兼崗位科學家盧淑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黑龍江大米口感清香、軟糯、有彈性,而且我省大米自帶安全的光環,特別是鎘大米的問題出現,更突顯我省大米的安全優勢。

  12年前,也是這樣的金秋時節,袁隆平院士來到黑龍江,記者有幸采訪了這位『雜交水稻之父』。采訪中,袁隆平院士不停地誇獎:『黑龍江水稻,了不起!』那時候我省水稻種植面積3000萬畝,12年後的今天,種植面積已經達到6000多萬畝。

  五常大米

  品牌價值逾600億元

  說起『一碗好米飯』,人們不約而同會想到『五常大米』。如今,『五常大米』這個大米類全國第一品牌,品牌價值已達639億元,依靠『五常大米』品牌價值提昇拉動,稻農畝均增收1000元左右。

  近年來,黑龍江省加強大米品牌建設,出臺《黑龍江綠色食品商標(品牌)使用許可規范指引》,重點鼓勵稻米加工企業采取產權股權重組、企業合約使用、特許經營許可方式加強品牌建設,采取『龍江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企業知名品牌』方式,加快綠色生態品牌培育,做大做強五常大米、寒地黑土、響水大米、北大荒等一批綠色有機大米品牌,提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目前,全省已將82家加工量10萬噸以下的大米企業整合為13家加工量30萬噸以上的企業。龍聯農民合作社聯社整合719家農業合作社,規模經營土地800多萬畝,共同使用『龍聯綠食源』品牌。寒地黑土授權150家企業和農民合作社使用『寒地黑土』品牌,推廣寒地高品質大米。

  我省還集中力量打造名牌稻米產業園區。五常、慶安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稻米產業園,將當地稻米生產、加工、科研交流、營銷交易、資金結算、倉儲物流、融資服務等功能納入到產業園功能中來,科技、人纔、金融、政策因素形成合力,加快構建名牌大米優勢產業集群。

  我省有種植面積的150多個水稻品種中,『綏粳18』由於集高產、優質、多抗、香粳型於一身,黑龍江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3年累計推廣種植2109.14萬畝,由品種推廣帶來的經濟效益達64.11億元,不僅受到農民的歡迎,而且受到多家稻米加工企業的青睞,市場供不應求。通河縣已將『綏粳18』作為該縣的品牌米,並注冊商標『雪香白』。

  你言我語

  龍米獲贊好口碑

  在黑龍江,好大米都有這樣一個『鏈條』:稻農、稻米經營者、政府管理部門、消費者,這個『鏈條』上人人都以培育品牌、保護品牌、運用品牌為己任。你言我語,每一位黑龍江人都為黑龍江大米代言。

  不經意間,喜歡黑龍江大米的南方客戶紛紛登錄黑龍江大米網選購好吃的大米,這家省級大米銷售電商平臺由於銷售的產品全部實現可追溯,逐漸進入消費者視野。目前,已有591家『三品一標』企業入駐,上線大米企業139個、大米品類696個,年稻米交易量34.13萬噸,交易額實現7.3億元。

  質量由政府部門擔保,確保消費者吃到放心米,一個以大米網為核心的優質大米銷售電商集群逐步嶄露頭角,給黑龍江大米品牌以立體化展示。

  新興的電商集群讓黑龍江大米走上全國百姓餐桌,傳統的營銷模式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綏化市嘉香米業每年加工6萬噸『綏粳18』水稻,由於口感好,價格大眾化,很受市場歡迎,有時24小時不停加工都滿足不了嘉香米業100多家全國一級銷售商的需求。

  線上線下的多種銷售渠道讓黑龍江大米銷售路子越來越寬廣,與此同時,我省也展開多層次、立體化宣傳推介品牌,擴大受眾群體,提高知名度。據統計,去年以來,17場大型市場對接活動,讓龍江粳稻聞名全國,而且在國內一線城市建立一批大米品牌精品館及展示銷售中心。還與新浪、阿裡巴巴合作開展『我在龍江有畝田』等大米品牌的網絡眾籌活動,推出了『小飯圍』的五常大米品牌。率先在央視開展綠色食品公益廣告宣傳活動,重點宣傳優質名牌大米。依托黑龍江大米網,開展拍賣活動,喬府大院鴨稻米最高價達到216元,歐盟認證大米最高價達到72元,引領帶動龍江大米價格,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第六屆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