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花江通河縣通河鎮段河長武繼成。記者蔣國紅攝
黑龍江日報9月18日訊 通河鎮位於松花江中游北岸,南與方正縣隔江相望,是通河縣政治、經濟、交通中心,鎮域內有松花江和岔林河兩條河流,松花江流經通河鎮35公裡,江堤是1999年建成的百年一遇標准。
站在寬闊壯觀的松花江堤壩上,談起河長制工作,通河鎮副鎮長、河長武繼成說:『建立河長制是深入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的一項全局性、戰略性舉措,我們緊緊圍繞生態通河鎮、美麗通河鎮建設,加快實施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突出重點、標本兼治的原則,落實管理責任,著力恢復和提高江河綜合功能,構建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親水宜居環境,積極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通河鎮為切實改善全鎮河流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落實水環境治理責任,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制定了《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了各項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為有效推進我鎮河長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武繼成介紹說,實施河長制是全面樹立水生態文明理念,建立美麗通河鎮的重要抓手,成立了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省河湖名錄,建立了覆蓋全鎮鄉、村二級河長制工作體系,實現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全覆蓋。我們還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知曉率,發放宣傳海報、宣傳資料等2500餘份。完成了兩條河流勘測劃界工作,設立河長制公示牌。確定了岔林河為『一河(湖)一策(檔)』試點,各級河長都已開展巡河工作。
記者了解到,目前通河鎮大力推行『三減』、劃定禁養區,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武繼成說,我們全面推行農業『三減』,『三減』面積達到12萬畝;鼓勵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全鎮發展綠色水稻生產8萬畝,有機水稻種植達到3000畝。開展全鎮農藥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撿拾、統一存放、統一轉運、統一處理。為防止畜禽飼養污染,我鎮於今年進行了畜養區劃定工作,實行畜禽飼養集中飼養,有害物集中處理。
通河鎮推進河長制工作的目標是使江河水質基本達到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基本消除沿河違章建築、亂堆垃圾、河內違法設障的現象,水質環境面貌明顯改善。武繼成說,到今年底前,將消除劣V類水體,河流斷面水質、水生態、水環境面貌進一步改善,河道生態環境進一步改觀。我們將繼續深化綠色發展理念,今年全鎮綠色水稻種植園區面積達3萬畝,有機水稻種植示范園區面積135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