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 8月1日,拜泉縣為每一名黨員乾部以及包扶駐村隊員發放了60天大會戰工作手冊,裡面第一頁就詳細提出了大會戰的各項內容以及工作要點。這些內容的提出,將成為每一名黨員乾部以及包扶駐村工作人員未來60天工作的重點,以及考核認定的依據。
拜泉縣委書記劉雁冬說,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推動脫貧攻堅,所以只有抓住這兩條主線,纔能真正讓鄉村美麗,百姓脫貧致富。扶貧攻堅大會戰的號角吹響以來,拜泉縣每一名參戰的黨員乾部和包扶駐村工作人員,都發揚了攻堅克難的精神,大會戰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提起這次60天大會戰,很多駐村包扶的乾部都有自己的體會,已經連續兩周沒有回家的拜泉縣林業局副局長王雲宇告訴記者,自大會戰開始後,全局指派了一半以上的乾部來到包扶的村屯,了解他們生產生活情況,傾聽他們的意見與要求,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大會戰一個多月以來,村裡的面貌不僅發生了變化,而且貧困家庭也通過包扶乾部找到了脫貧致富的門路。
中富村貧困戶金書寶患有雙側股骨頭壞死,不能乾體力活,家裡還有一個女兒上大學,生活條件十分拮據。金書寶深有體會地告訴記者,這幾天一直下雨,但是你會發現,村屯的道路上,沒有一處有積水,路面每天都有人清掃。而且通過包扶隊員聯系,村裡百姓們自家種植的農家菜,全部銷售到了縣裡的各大企業,每家都能增收600多元。
改善村屯面貌,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已經成為此次大會戰的最終目標。為此拜泉縣依托60天大會戰的基礎,全面開展以『六清』(清庭院、清垃圾、清雜草、清小廣告、清柴草垛、清殘垣斷壁和危房)『六改』(改路、改水、改廁、改圈、改牆、改灶)為主要內容的『十項專項行動』,吹響了大會戰的衝鋒號角。
拜泉縣還通過開展以產業扶貧質效提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政策全面落實、推進脫貧計劃調整、壓實落靠幫扶責任、規范完善扶貧檔案、嚴格項目資金管理、扶貧領域作風整治為內容的8項幫扶質量提昇行動,推動大會戰的成果轉化。同時,依托大會戰基礎,拜泉縣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推動扶貧攻堅的開展:
——推進勞動力轉移:積極拓展外埠轉移基地,引導貧困勞動力外轉增收。同時,引導貧困勞動力到食用菌基地務工,抓住秋收階段季節性務工的『黃金』期,有計劃、有組織做好貧困勞動力與企業、用工崗位主體對接;
——推進合作社建設:圍繞林下經濟、林下圍欄、小院經濟、特色種養等,加快推進合作社建設,把資源、產業優勢轉化為助力脫貧的最大組織優勢。通過合作社+電商、合作社+入股分紅、合作社+務工、合作社+土地等多種形式吸納帶動貧困戶,促進貧困戶增收脫貧;
——推進典型模式引領:依托60天大會戰基礎,通過現場觀摩、培訓等形式大力推廣行之有效的產業精准扶貧模式;
——推進適用技術培訓:依托縣內外專家和技術服務團隊,深入開展扶貧產業技術指導與服務,圍繞產業發展,以農民夜校為陣地,大力開展產業精准扶貧培訓,提昇貧困人口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創業、脫貧致富。
一系列的舉措,讓脫貧攻堅以及美麗鄉村建設加快了推進步伐。同時,一個個胸前佩戴黨徽的包扶乾部,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基層黨支部堡壘則在扶貧攻堅大會戰的號角下,成為了堅強後盾。
通過60天脫貧攻堅大會戰,拜泉縣黨員乾部的精氣神將會更足,重點、難點及群眾關心的熱點工作將會得到更加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