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重要意義;責任職責落位,強化工作配合;獎懲措施到位,嚴肅追責問責。全區各單位、部門,轄區各農場、林場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堅決把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做到家。』9月7日,寶山區專門召開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會議,傳達落實書記專題辦公會議精神,並結合實際科學制定聯席會議制度,實行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實施『網格化』管理,一手抓秸稈禁燒,一手抓綜合利用。
寶山區轄1鎮、6村,轄區耕地50萬畝、年產秸稈30萬噸,區屬耕地2.3萬畝、年產秸稈1.3萬噸,綜合利用率60%。為杜絕焚燒秸稈現象的發生,搞好秸稈回收利用工作,保護生態環境,寶山區委區政府積極引導全區乾部群眾克服僥幸心理和麻痺思想,樹立『全年禁燒、常態禁燒、長效禁燒』理念,進一步落實『政府督導、部門負責、鄉鎮落實』的工作機制,加大包保和巡查工作力度,做到全范圍、全天候『不點一處火、不冒一處煙』。
在組織領導方面,把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當做全區污染防治和轉型發展的主要載體來抓,堅持『早謀劃、早啟動、早宣傳』,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鎮和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具體落實。先後召開了專題工作會議、區政府常務會議和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牽頭制定了由農墾、森工系統參與的秸稈禁燒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環保、公安、農委、鄉鎮和辦事處等單位參與的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共同解決禁燒工作難題。實施『網格化』管理,在區級層面,由處級領導包保6個行政村的禁燒工作;在鄉鎮和村級層面,成立了8個巡邏隊和20多個看護隊,確保禁燒工作取得實效。
在宣傳發動方面,強化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作用,通過寶山電視臺、廣場大屏幕、微信群等平臺,以滾動字幕、懸掛條幅、張貼標語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秸稈焚燒的危害性和相關法律法規。截至目前,累計分發宣傳單2萬張,基本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了不能燒、不敢燒的禁燒氛圍,使秸稈禁燒真正轉化為農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同時,由區紀委、區委組織部和區委辦組成聯合督查組,將對各單位禁燒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並將督查結果作為各單位年底考評的重要依據。
在項目建設方面,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的工作原則,在推進秸稈禁燒的同時,全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國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100萬元,現已購置6臺打包機、1套壓塊設備、1輛鏟車、1臺摟草機,目前已投入使用,年消耗秸稈4千噸,全部為本區秸稈。青谷酒莊有機肥廠,在原有2臺小型秸稈打包機的基礎上,計劃投資500萬元,購置2臺大型秸稈打包機,預計年消耗秸稈2萬噸,消耗本區秸稈2千噸。建業生物有機肥生產項目,總投資5850萬元,計劃下周開工建設,今年收購儲備秸稈1萬噸,明年9月達產投效,預計年消耗秸稈12萬噸,不僅把區屬秸稈全部消耗綜合利用,還能輻射寶山周邊50公裡范圍內農墾、森工系統的秸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