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墾區農機隆隆奏響豐收舞曲
2018-09-24 06:52: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樹 江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3日,大興農場的大型機械在進行水稻拾禾作業。

  黑龍江日報9月24日訊 金秋,收獲的季節。北大荒集團總公司旗下子公司的現代化大農機奔赴田間,一展現代化、高科技的鐵甲雄風。

  21日,記者在八五二分公司第六管理區第七作業站玉米收獲地號現場,看到克拉斯770大型收獲機馳騁在玉米地中作業,歡快的轟鳴聲中,一片片玉米秸稈被卷入機艙內,伴隨著機尾秸稈均勻地噴出,金色的玉米粒源源不斷地流入裝載車裡,再運送到指定的儲備糧倉,墾區現代化先進大農機奏響著北大荒豐收的圓舞曲。

  據了解,2018年全墾區擁有各類收獲機械3.5萬臺,從外省區調配收獲機械3000臺,新購收獲機械1700臺。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今年度農業作業中,共出動固定翼、直昇機合計51架,作業農場46個,作業面積1400萬畝,開展防病、防蟲、追肥混施等作業。目前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擁有飛機102架,主運行基地兩個,已經成為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農林專業通航公司,代表了國內通航發展的最高水平,為墾區農業生產抗害減災保豐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20日,在八五二農場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的現代農機裝備大廳,一臺臺身形巨大的大型農用機械調試啟動,相繼奔赴秋收作業現場。

  『這種德國產的克拉斯770收獲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全國9臺全部在我省墾區,其中有6臺在八五二農場。』農機科長張磊自豪地介紹,『這臺最大功率530馬力、糧箱容積12立方米的大塊頭,一小時可以收獲60畝,同時還可以實現秸稈還田。』

  一臺長達18米的鋼鐵蛟龍橫臥在北大荒七星分公司的田間。據悉,這臺法國產的貝松13鏵翻轉犁購置於2014年,整個亞洲僅有一臺,被稱為『亞洲第一犁』。它的工作寬度為4.55?7.41米,深度可以達到35厘米,配上世界先進的凱斯大馬力整地機車,每小時可翻地80畝。它可在收割的同時進行秋整地作業。

  在北大荒精准農業農機指揮調度中心,幾十個畫面同時顯示著北大荒七星分公司的所有農業相關實時數據,這是今年啟用的大田種植物聯網應用示范系統。它分為業務管理、智慧農業、食品追溯、便民服務四大板塊。

  通過這個系統,人們除了可以了解農業信息政策、農商動態等情況,還可以通過手機和電腦,實時查看每臺聯網農機的運行軌跡,當前速度、插秧深度、時間等都有最精確的顯示,同時實現了『農作物生長及病蟲害高清無線多媒體監測、農機安全生產作業無線多媒體監控、田間生產無線多媒體指揮調度』等多種功能。該系統不僅能看到受控地塊的實時圖像,還可以通過田地中的傳感器等設備測量土壤微量元素、地溫、水溫水量、病蟲害情況等等,有利於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秋後高產。

  據介紹,目前,墾區的所有大型農機都配備了衛星定位自動導航駕駛系統、智能數據監控和傳輸系統。把作業地塊的經緯度數據輸入電腦,系統設定之後,即可實現自動駕駛,人工輔助。技術人員遠程用手機就可以查看現場工作情況和實時數據,一旦出現問題電腦會自動報警。而且由於衛星定位導航,夜間同樣可以不間斷工作,一臺收獲機24小時可以收獲1200畝,『亞洲第一犁』可以翻地近2000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截至2017年年底,墾區農機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保持在99%以上。目前墾區農機裝備水平國內領先,基本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先進水平。如今,憑借現代化大農機的耕作、科技的有力支橕、水利的堅實保障,確保了我省墾區糧食產量實現『十五連增』,成為中華大糧倉的『壓艙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