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4日訊 作為農業農村部確定的全國6個分會場之一,我省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主會場活動9月23日在綏化市慶安縣隆重啟幕。此前秋雨不斷的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優質大米之鄉』慶安,在這一天迎來難得的晴天,湛藍的天空飄過縷縷白雲,秋日的暖陽下,位於該縣東禾久宏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活動現場溫暖和煦,周邊稻海揚波,稻穗金黃。無數的紅旗、彩球、飄帶將現場裝點得熱烈喜慶;高高的玉米樓子、大大的糧囤子,還有從全省各地運來的豐收果實,讓搭設在稻田中央的大舞臺,成為黑土地大糧倉的微縮版。
9時整,歡慶的鑼鼓聲劃破天際,慶祝活動在豐收的舞蹈中拉開序幕。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臺下不遠處的稻田裡,來自全省12個地市和農墾總局的農機和選手,正整裝待發。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我省豐收節慶祝活動的第一項內容就是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水稻機械化收割開鐮大賽。
大賽之後,慶祝活動的重頭戲『九月金秋慶豐年』頒獎活動正式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寄語豐收節的視頻錄像在現場三個大屏幕上同步播出,8000多名現場觀眾屏息正視。『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是黨中央研究決定的,進一步彰顯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礎地位,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總書記的深情牽掛,飽含家國情懷,關切百姓民生;總書記的深情囑托,響徹綿綿大地,溫暖百姓心頭。
采訪中,首個中國(黑龍江)農民豐收節組委會常務副主任、省委農辦主任、省農委主任王金會對記者說:『對農業大省黑龍江而言,農民豐收節的意義更加不同凡響。作為「中華大糧倉」,黑龍江的豐收,意味著國家糧食安全有了最根本的保障。』
據不完全統計,為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我省13個市(地)以及農墾、森工,陸續組織開展了130多場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精彩紛呈的活動,直接參加豐收節現場活動的農民超過20萬人。全省慶祝豐收節慶安主會場的活動以『放歌龍江黑土同慶五谷豐登』為主題,突出農民主體,以慶豐收為主線,以『賽、演、展、賞、樂』等為展現形式,以大農業、大糧倉、大機械和新農民為題材,全面展示龍江農村新風貌、農業新成果、農民新形象。主會場全天的活動分為『水稻開鐮慶豐收』儀式、『九月金秋慶豐年』頒獎活動、『情定三農系住鄉愁』文化作品展和『弘揚時代主旋律推進鄉村振興』主題論壇四個板塊。
為了見證這一盛況,慶安縣6200多名農民一大早就從各自鄉鎮趕到現場,加上社區居民、各界來賓,共計8400多人齊聚這裡。開場歌舞《又是一個豐收年》之後,全省農業畜牧業生產加工銷售十位『大王』登上舞臺。這邊舞臺上『十位大王』光榮加冕,那邊稻田裡的開鐮大賽也戰況明了——來自鶴崗市綏濱縣的29歲農機手董志全,以耗時38秒、割茬高度9.8厘米的最好成績拔得頭籌。
『龍江黑土不用誇,插把筷子能開花!』在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總產最高的優質粳稻產區慶豐收,怎麼可能沒有品鑒好大米的程序。果然,來自全省各地的20個優質品牌的大米被送到現場,20位家庭主婦現場淘米煮飯,讓現場觀眾一飽口福,感受舌尖和味蕾上的龍江米香。來自全國各地的60多位客商也如約趕到現場,為的是『開鐮添好米積谷慶豐收』。經過激烈的競爭,最後上海億份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2888元的價格拍得今天的『開鐮頭米』。
慶安縣東禾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總額1314萬元經營分紅的現場發放,更讓人對龍江現代農業的大產業大手筆大氣度挑指稱贊。
一個半小時的活動豐富多彩,現場觀眾聽得神往,看得陶醉。不知不覺中,『九月金秋慶豐年』頒獎活動落下帷幕,現場的人們卻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