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5日訊 晶瑩馥郁的大米、顆顆飽滿的黑豆、速凍保鮮的果菜……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綏化慶安分會場,位於慶安三中廣場上的『五谷雜糧下江南』特色農產品展區內人頭攢動,成為整個豐收節活動中人氣最旺的地方。
慶安縣農業局局長孫合江告訴記者,以『寒地黑土、綠色有機、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為主題的『五谷雜糧下江南』特色農產品展區總面積為9000多平方米,劃分為客商展區、特裝展區、美食展區、洽談區以及稻作文化景區五個部分,共有來自綏化市各縣(市、區)的108家企業參展,涵蓋了鮮食玉米、雜糧、蔬菜、食用菌等全部綏化特色農產品品種。
拓市場五谷雜糧下江南
記者從綏化市商務局了解到,為了讓產自寒地黑土的綏化優質農產品走出『深閨』,2017年,綏化市創造性開展了『五谷雜糧下江南』活動。
全市10個縣(市、區)107戶企業分成11個團隊,采取統一車輛、統一圖案標識、統一標語口號、統一宣傳口徑的方式,滿載300多種特色農產品,陸續南下到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魯三大區域的67個城市進行推介和銷售。兩個多月時間裡,這些隊伍共舉辦推介會49場次,參加大型展會5個,簽訂協議284個,銷售農產品66萬噸,簽約額58.8億元。
保豐收綠色有機是方向
『得益於「五谷雜糧下江南」活動,綏化質優價廉的農產品在線上線下的銷量都快速增長,惠及了大江南北的千家萬戶。那如何保證今年能充足地提供更優質的農產品呢?綏化在四個方面做出了努力。』綏化市農委主任門貴昌在展會現場告訴記者,在保豐收上,綏化市通過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搶抓農時,在第一場透雨前完成了大田播種任務,保證了旱、水田都播(插)在了豐產期。
在結構調整上,綏化重點推廣了綏粳18、龍慶稻3,玉米先正達408等優質品種,全市玉米、水稻、大豆良種推廣率均在95%以上。
在科技先行上,綏化以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農村致富帶頭人和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為培訓重點,普及性培訓達到100餘萬人次。
在推進綠色發展上,綏化落實農業『三減』面積900萬畝。全面推廣實施24個作物A級綠色食品的操作規程,把現代農機、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等先進技術融為一體,形成了覆蓋全市主要綠色(有機)農產品的標准化生產技術體系。
勇創新文化美食齊助力
在展區內記者發現,除了琳琅滿目的綠色有機農產品,濃厚新穎的文化元素也同樣是讓嘉賓和市民流連忘返的重要原因。在客商展區和特裝展區,參展企業通過圖片、實物、文字、講解、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展示企業精神和種植文化、企業文化。從而幫助客商和嘉賓迅速了解企業的發展觀和價值觀,搭建起特色農產品品牌營銷、投資合作、產業鏈延伸和供應鏈整合的橋梁。與此同時,以水稻秸稈編制草繩為原料的稻作文化作品更是將整個展區點綴的五彩斑斕,充滿驚喜與童趣。
在『慶安味道』美食區,記者看到許多百姓在誘人香氣中排起了長隊。薄如紙張的米煎餅、晶瑩剔透的米皮、香嫩彈滑的米凍……30多道以大米為原料、色香味俱全的大米美食不時引出一陣陣驚訝和贊嘆。『慶安味道』運營者、省博林鑫農業集團董事長趙寶林告訴記者,作為地地道道的慶安人,他從2009年開始建米廠,然後不斷延長產業鏈。如今博林鑫集團已成為擁有水力發電、米業加工、飼料制造、旅游、物流等多板塊的綜合性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