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26日訊 25日,據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采用人臉識別技術辦案,佳木斯市紀委監委揪出黑中介背後『蛀蟲』。
不久前,佳木斯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政務服務中心察訪時發現,一些社會人員經常拉攬辦事群眾,說著辦理不動產相關業務方面的悄悄話,『不用排隊……當天拿證……有點毛病也能辦……』這一現象引起了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的高度警覺。『為啥群眾正常辦事費勁,中介卻啥都能辦,還不用排隊?』據辦案人員推測,中介與公職人員背後一定隱藏著非法的利益交換。要捅破這層『窗戶紙』,就必須要先確定雙方的身份。
為迅速查清其中的貓膩,市紀委監委工作組繞過常規現場追蹤、模擬辦事、走訪群眾等老辦法,協調有關部門調取了政務服務中心大廳不動產登記辦事窗口的監控錄像,並將64個監控攝像頭在15個工作日內的視頻文件進行了匯總篩查。
『數據量大、視頻時間長,短時間無法人為取得結果,我們便采用人臉識別技術對海量視頻資料進行分析、對比,僅用3天就比對發現疑似中介人員5人,150多筆業務疑似存在問題。』佳木斯市紀委監委信息技術保障室主任侯昭金介紹。
同時,辦案人員針對疑似問題調取2018年度房產業務數據37860條和675100個業務照片文件,設立54個關鍵詞和16個工作方向開展數據篩查,初步確認羅某等11名公職人員存在違紀行為,3家中介公司存在違規行為。為了論證數據篩查結果的准確性,市紀委監委信息技術保障室通過采取軌跡模擬畫像等技術手段,又進行了16次察訪,精准鎖定了涉案人員的違紀違法證據。
辦案組找到羅某等人時,他們仍心存僥幸心理,以消極態度面對談話詢問。在辦案人員調取了他們的視頻行為證據和與中介人員勾結時用於利益輸送的電子賬單等證據後,羅某等人的心理防線迅速被突破,很快交代了自己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違規為他人辦理出具回遷安置房屋所有權證、為某中介人員插隊辦理房產登記業務的事實。
在證據面前,僅3天時間,羅某等11人違規辦理業務、勾結中介收受『好處費』等問題就被一一查清。最終,羅某等人被分別給予政務撤職、政務降級、黨內警告等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