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6日訊(袁德山 記者 莊園)情況通報、大會發言、互動交流、分組討論……26日,省政協十二屆三次常委會議以『脫貧攻堅』為議題高效率議政、高質量建言,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本次常委會議延續了以往省政協常委與省直相關部門互動交流的做法,5位常委『面對面』向省農委、省財政廳、省扶貧辦、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提出問題,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積極回應,並著重介紹了相關工作的背景、進展情況及下步打算。
省政協常委鄭亞楠的提問關於產業扶貧:『怎樣幫助和組織貧困戶與市場搞好有效對接,使他們的農產品既能種得好,又能賣得好,賣出好價錢?』省農委副主任孫化庫對此做答。他說,應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貧困戶與市場有效對接。一方面支持貧困縣根據資源稟賦,做強縣域主導產業,帶動產業扶貧,另一方面,引導貧困縣發展優質高效作物,實現種的好;強化主體帶動,完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帶貧機制;拓寬銷售渠道,組織貧困縣參加全國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實現與大超市、大企業等消費主體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每周發布主要農產品市場行情信息,幫助經營主體規避市場風險。
省政協常委宋衛東提出了『如何加強財政扶資金使用和管理』的問題。省財政廳農業處處長徐海臣說,要進一步明晰責任主體,明確資金由『由誰來管』;加強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對重點資金、重點環節和重點市縣進行定期的專項監督檢查,從嚴查處違紀單位和違紀人員;進一步加強扶貧資金使用績效考評,並全面推行財政扶貧資金公告公示制度,讓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廣泛參與監督,確保資金使用陽光透明、公平公正。
省政協常委張鐵了解到,基層乾部和駐村工作隊日常任務很繁重,但因上級各種檢查督查要求多,尤其是經常忙於應付填表報數,成為『記賬先生』。他想了解我省將采取什麼措施來為乾部減負,以保證基層乾部和工作隊精力都轉移到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上來。省扶貧辦主任崔培元解答說,年初以來就對檢查和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進,減少基層陪同,緊密聯系精准扶貧實際科學設計考核項目,更關注群眾獲得感;減少考評頻次,省市對縣考核原則上每年不超過兩次;精簡會議報表,減少村級填表報數,根據實際合理確定檔案內容;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做到一次采集、多部門使用。省政協常委闞麗君認為,藝術教育一直是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素質教育的短板,她提問,如何加強貧困縣村的藝術教育?省教育廳巡視員尹曉嵐回答,在加強師資培訓和配備上,通過特崗計劃、交流輪崗、實習支教等方式,向貧困縣傾斜;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項目建設,繼續改善貧困縣村小藝術設施設備。在加強教育教學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藝術教育資源,發動高校及藝術協會等社會團體力量,送教入村校,激發審美意識。
我省的貧困戶中因病因殘致貧的比例很高,是當前脫貧攻堅面臨的最大難題。省政協常委葛文傑直奔主題詢問:『我省在最大程度降低貧困戶看病費用上都采取了哪些辦法?』省人社廳副廳長何衍春回答說,一是加大政策傾斜保障力度,建立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線。二是推進貧困人口全員參保,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范圍。三是推進醫療保障和救助『一站式結算』和『先診療後付費』,減輕貧困人口就醫現金墊付壓力。四是開展貧困人口遠程診療費用醫保支付試點,將貧困人口在縣級醫院遠程診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助推大病不出縣。這場別開生面的『問政會』在陣陣掌聲中結束。與會省政協常委們紛紛表示,要不辱使命,勇於擔當,積極建言獻策,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