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建三江:當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2018-09-30 10:5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楊帆 劉楠 付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30日訊 (記者 侯巍 楊帆 劉楠 付巍) 金秋九月,天高雲淡,田野織彩。在這一年中最絢爛輝煌的時節,墾區人民迎來了總書記。

  中華大糧倉。陳寶林 攝

  2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考察糧食生產和收獲情況。他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北大荒精准農業農機中心一樓大廳,當地出產的米油豆奶等各類農產品擺滿展臺。總書記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27日,記者來到建三江,走進北大荒精准農業農機中心,分享墾區人民的榮光,感受『中國糧食,中國飯碗』那沈甸甸的份量。

  秋收。王亞光 攝

  建三江,是我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墾區』,系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裡江匯流的河間地帶。總面積1.24萬平方公裡,佔整個黑龍江墾區面積的22%。區內土地集中連片,三江環繞,七河貫通,地勢平坦,土質肥沃,資源豐富,富有發展現代化企業特別是綠色產業的優越條件和獨特優勢。因地處祖國最東方,又以盛產綠色優質水稻聞名,贏得了『東方第一稻』和『中國綠色米都』的美譽。

  作為商品糧基地的建三江,商品量達98%以上;現有15個大中型國有農場,耕地1141萬畝,人口22萬人。

  經過六十多年的開發建設,建三江累計為國家生產糧食9635萬噸,提供商品糧8675萬噸。2017年,全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億元,同比增長7.1%,糧食總產量644萬噸,人均可支配收入27525元。

  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斷提昇糧食品質和產出效益。多年來,建三江在加速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道路上突飛猛進,一直走在墾區的前列。被農業部命名為『現代化大農業示范區』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光榮稱號。

  『總書記來到建三江考察農業生產,並做出重要指示,這不僅是三江人榮耀,也讓全墾區人內心充滿了自豪。我們將始終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己任,堅持科技興農,團結一心,種出更多好糧食,生產出更讓人民放心食品,堅定不移地當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建三江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寶林說到。

  糧豐人笑,沃野生輝。相信,這片神奇的土地,未來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更大的驚喜。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

【專題】牢記總書記囑托 振興發展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