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日訊 (記者 侯巍) 『深受鼓舞,乾勁兒倍增!』28日,在七星農場北大荒精准農業農機中心,場長彭榮君詳細向記者描述了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情景。
『總書記特別親切,平易近人,聽匯報時特別認真仔細,這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和肯定,更為了我們指明了方向。』回憶起見到總書記的情景,彭榮君難掩激動。
在表達了他的激動心情之餘,彭榮君還介紹了該農場運用物聯網信息平臺全面開啟現代農業管理新模式。

農業農機中心院內的農機。侯巍 攝
記者看到,北大荒精准農業農機中心的廣場上,雷沃、谷神等各種型號的大農機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熠熠生輝。東西兩側的農機中心更是停放了上百臺農機。穿過農機中心,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令人震撼。彩稻種出來的六個大字『三江情、七星夢』在稻田裡十分醒目。在二樓物聯網綜合服務信息平臺上,大屏幕被分成三個部分,左右兩側實時顯示18個地塊的不同場景數據。
彭榮君向記者介紹,信息化平臺通過200處高清攝像頭及環境傳感器、20處農業氣象站、20處地下水位監測點,70餘處病蟲害監視點、100套農機作業監測設備看搜集田間信息,不僅對農田作物的長勢、病蟲草害、土壤?情、土壤養分、作業標准等進行實時監控和精確測定,還可以監測和搜集大田作物生產各類環境要素信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對全場土地、林地、水利等內容進行了統一管理,指揮農業生產。

物聯網信息化平臺。侯巍 攝
目前,物聯網技術已覆蓋七星農場總面積122萬畝的全部耕地,其中水田105萬畝,旱田17萬畝。該項目是國家首批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七星農場物聯網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全面反映七星農場的農業智能化和信息化工作。主要運用各種方式將大數據匯總,管理大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改變種植生產管理方式,進一步提昇信息化水平,同時可以通過以點帶面,促進全省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昇。
『通過使用「360度全景農產品追溯系統」,采用圖片、視頻、實時數據等多種形式,向消費者展示農場水稻種植和加工過程,並集成應用電子標簽、條碼、移動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網絡等農產品和食品追溯系統,實現食品全程可追溯的全產業鏈模式。從種植開始,到倉儲加工物流,到銷售鏈條相連,按照供給側改革要求,把種植環節做好,通過打造水稻品牌成就大米品牌。』彭榮君說。七星農場做到了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2017年,七星農場種植的綏梗18賣到了1.60元每斤,超出普通大米0.20元。
作為黑龍江墾區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農場,七星農場每年生產的商品糧有15億斤。
當習近平總書記了解到七星農場運用衛星定位、雲計算等技術對萬畝田疇實現了精准管理時強調,北大荒建設到這一步不容易。當年這裡是『棒打?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北大荒為中國人真正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很大作用,總書記感慨北大荒的滄桑巨變『了不起』:『今天來到這裡,很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七星農場在農業信息化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路還很長,方向是正確的。接下來我們將借助平臺,把信息化做深做透,用信息管理農業生產全程,加速實現現代化。』彭榮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