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東北區域玉米秸稈創新聯盟專家聚首 研討秸稈處理技術和方法
2018-10-18 16:11: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8日訊(記者 王亮)18日,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現場交流暨成果展示會議在位於海倫市的黑龍江機電工程學校舉行。會議總結交流全國各地秸稈處理技術和方法,研究部署下一步重點任務。

會議現場。東北網記者 王亮 攝
秸稈處理成果展示現場。東北網記者 王亮 攝

  8時,與會人員在參觀了東北地區秸稈處理成果展示活動,之後舉行了會議。來自黑龍江省、內蒙古、遼寧省、吉林省、河北省、安徽省、四川省,以及海倫市、東北區域玉米秸稈協同創新聯盟相關人員進行了交流發言。

  秸稈膨化生物飼料產業化項目、玉米『一翻兩免』秸稈全量還田輪耕技術模式、玉米地間套作大球蓋菇技術……記者在成果展示現場看到,來自全國的11個省、28家單位在黑土地上進行秸稈處理行動成果展示,技術模式、產業化項目、秸稈處理設備在這裡一一呈現。

現場展示的大球蓋菇。東北網記者 王亮 攝

  河北省此次帶來了一套生物質燃料壓塊設備。據負責人介紹,此設備市場售價為29萬元,農民購買的話,可享受30%到50%補貼。吉林省也帶來了多項技術模式進行現場展示,其中的玉米地間套作大球蓋菇技術受到了與會者駐足。據了解,此項技術栽培基質為全量玉米秸稈,充分利用玉米栽培過程中的壟溝空間進行大球蓋菇的生產,每公頃玉米田載種該類食用菌可消化30-50噸玉米秸稈,並在消耗大量玉米秸稈的同時,能改變局部農業生態環境。

  在秸稈肥料化方面,現場用清晰的圖文展示了玉米『一翻兩免』秸稈全量還田輪耕技術模式。據了解,此技術模式3年為一個輪耕周期,輪耕可有效緩解秋季收獲後宜耕期短與機具作業緊張的矛盾,同時有利於減少對耕地的擾動破壞,保護黑土,節本增效。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