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記者:王原龍 劉楠 後期制作:李楠 王明菲
東北網11月5日訊(記者 孫英鑫) 10月30日,哈佳鐵路開通運營剛好滿一個月。66歲的賓縣黃家屯村民任寶恩特意寫了一首詩以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千年等一回,喜雨來相隨;哈佳鐵路通,乘車心陶醉……

在66歲的老任看來,能夠開到家門口的鐵路,將會讓自己和子孫們受益無窮。的確,在近半個世紀的龍江交通發展變革中,鐵路事業建設突飛猛進,一條條新通車的高速鐵路猶如躍動在黑土地上的鋼鐵長龍,四通八達,令無數龍江百姓出行更便捷,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橕。
『18』變『3855』 龍江進川入滇一乘直達

『啤酒白酒礦泉水,花生瓜子烤魚片啦』。綠皮火車上那一聲聲叫賣,電風扇搖曳下的熱鬧是龍江人難忘的記憶。

40年前,哈爾濱鐵路局配備客車總量為2241輛,但直到1989年,纔第一次配備18輛空調軟臥車。如今,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擁有空調車3855輛,已佔車輛總數的85.2%,而綠皮車客車則銳減至671輛,僅佔車輛總數的14.8%,燒煤取暖、電扇送風的綠皮車即將成為歷史。

如今,那一列列緩緩行駛在黑土地上的綠色身影已很難尋覓,取而代之的是一列列高速運行的動車組馳騁在廣袤的龍江大地上。快速的城際軌道交通網對市民的出行方式產生了極大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們享受著高鐵時代帶來的快捷便利。在全國34個省區直轄市中,除廣西、青海、西藏外,龍江已直通28個省級行政區,覆蓋全國82%的省、直轄市,龍江人坐著火車游中國不再是夢想,觀海登山、進川入滇一乘直達。

翻開40年前的龍江鐵路運行版圖,除了京、滬等主要省市外,晉中、西北、東南等都是一片空白,去往北京也只有兩趟列車,僅能在哈爾濱、齊齊哈爾中轉。據統計,1978年,哈爾濱鐵路局春運40天共運送人數881萬人,這組數據,不足2018年哈爾濱站、哈西站兩個站的春運旅客發送量之和。
高鐵改變生活 小村屯變身『新城區』

多年來,黑龍江省鐵路高速路網格局快速織就。2012年12月,哈大高鐵順利開通運營,讓黑龍江省走進高鐵時代,300公裡時速與40年前相比提昇五倍。2015年8月,中國最北高寒高鐵哈齊高鐵正式開通,構建哈大齊工業走廊,更拉動了冰城、油城、鶴城間的旅游經濟,在建的哈牡高鐵、牡佳高鐵有序推進,開通運營後將連接哈大高鐵並入全國高鐵網絡,讓龍江人『走』得更快更穩。

龍江高速鐵路網搭建的兩小時『經濟圈』也為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鋪就了一條『黃金乾道』。三合村,齊齊哈爾城郊的一個小村落。此前生活在這裡的人,大部分是菜農或收廢品的商販,村中遍布殘舊不堪的低矮平房和泥濘的道路。然而,隨著哈齊高鐵的建成,鐵路沿線棚戶區徹底改造,小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一處命名為齊齊哈爾南苑新城的新城區屹立在人們眼前。學校、醫院以及上百家商業項目均已落戶,多個商品住宅小區竣工投用。在齊齊哈爾南站的帶動下,未來新城常住人口預計將達到30萬人。

高鐵改變生活。『如今生活真的上了層次,大伙兒都住上了樓房,還有很多家買了小轎車,生活大變樣了』三合村村民梁景林說。如今,他們一家5口人開了兩個門店,一個賣菜、一個賣魚肉,家庭年收入也從早先的4000餘元變成了10萬餘元。
7386公裡『路』 激發現代化新龍江活力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放眼當下龍江大地,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鋼鐵巨龍快速鋪就,一幅嶄新的現代化新龍江畫卷正徐徐展開。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營業裡程達7386公裡,較『十一五』末增長9.2%,其中新增快速鐵路491.5公裡。

目前,黑龍江鐵路交通網正形成以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哈爾濱為基點,向東由綏芬河進入俄羅斯,經東方港下海抵達中國南方和亞洲各國的『哈綏亞』通道,向西經滿洲裡進入俄羅斯及歐洲各國的『哈俄歐』通道,隨著跨境物流通道日益通暢,一條條跨境產業鏈正加速形成。

未來,當哈佳鐵路、哈牡客專、牡佳客專三條總長1008公裡的高鐵與哈大高鐵、哈齊高鐵聯通後,將構成我省快速客運網絡,屆時可覆蓋全省80%人口,我省以高鐵促成的新『經濟圈』藍圖願景無限美好。

砥礪前行40年。黑土地上的鋼鐵脈絡越發清晰,擁有百年歷史的『龍江號』列車正以充沛的動力在助推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鋼鐵大道上不斷提速前行。
攝影 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