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黑龍江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鄉建設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東北網陸續推出『十縣十鄉十村十企』典型報道。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策劃組織,在前期征集典型等工作基礎上,分別在哈爾濱市、大慶市、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鶴崗市、牡丹江市、雞西市、七臺河市選取10個縣、10個鄉、10個村、10個企業,通過集中采訪和媒體自行采訪相結合。
東北網11月10日訊(記者 霍梟涵)七臺河市龍谷農業科技園於2017年7月7日開工建設,是七臺河市慧泉電力燃料有限公司煤炭轉型項目、茄子河區招商引資項目,也是七臺河市重點培植的農業現代化高科技示范園區。整個園區緊緊抓住生態農業建設,采取匯集智慧農業、休閑度假、田園社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和交易等城鄉綜合為一體的可持續性發展經營模式。

在淘汰落後產能、高度重視環保、逐年收緊煤炭產業政策的環境下,地方小礦轉型勢在必行,經過一系列考察和實地走訪,七臺河市龍谷農業科技園決定走一條生態、科技、健康農業發展之路,做智慧農業、快樂農業、精致農業。

日前,園區已按計劃如期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設,建設完成雙保溫多集熱太陽能節能越冬溫室17棟,采用多項實用專利技術,在冬季夜間不用其它補熱方式,棚室內溫度也能達到15攝氏度以上。太陽能一體化節能減排越冬溫室具有光熱效率高、保溫效果好、降低能耗、耐用性能優越、實用性強、易推廣等優勢,屬於國內外領先的農業科技成果。用新能源陽光一體化技術來建溫室,種植、養殖的整個過程都不用燃燒取暖,可以舒適地度過寒冬,實現供暖零排放,從根本上帶動北方冬季農業產業發展。
棚室以生產草莓、櫻桃、葡萄、西紅柿、紫薯等有機果蔬為主,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操作規程實施,不施任何化學農藥和肥料、除草劑,噴施農家有機肥,依靠自然生長方式種植。成熟期對外開放,供游人采摘。園區將采用物聯網實景互動系統,借助24小時視頻溯源系統,實時展示果蔬等產品的生產、加工全過程,通過手機APP客戶端網上銷售,做到市區兩小時送貨到家。
據了解,龍谷科技示范園區已與聯合國亞太健康乾預技術聯盟(APCSIT)達成了意向性合作協議,成為亞太健康乾預技術研究基地。園區將從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劉東波博士實驗室引進最新研究成果『紫土豆』,帶動當地農民發家致富。
太陽能一體化多集熱節能減排越冬溫室基本完成後,龍谷農業科技園二期工程擬引進臺灣金門高粱釀造工藝,建造龍谷純糧釀造酒廠;建造室內溫泉、雪地溫泉為主題的特色小鎮;三期以水上游樂基地及室內水上樂園為中心,打造我省東部地區最高檔度假娛樂場所;四期依托茄子河區農副產品集中區建設粗糧食品加工廠、農產品交易大市場、冷鏈物流中心等。項目全部建成後,將采用農業人工智能生產模式,重點發展有機蔬菜產業,依托農產品生產采摘等農業旅游項目的開發,帶動周邊農民調優種植品種,優化種植結構,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業結構調整。
龍谷農業科技園項目全部建成後,將采用農業人工智能生產模式,重點發展有機蔬菜產業,依托農產品生產采摘等農業旅游項目的開發,帶動周邊200餘戶農民致富,並輻射周邊5萬畝耕地面積,全面帶動周邊群眾步入小康時代。
目前,龍谷農業產業園先後與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湖南農業大學農科院等大中院校、科研實體等相關單位達成了良好合作關系,分享、轉化他們的研發成果。龍谷農業產業園秉承『綠色、環保、生態』的發展宗旨,以健康為主線,以科技為動力,依靠開革開放惠民政策的強勁東風,努力成為黑龍江省東部最具影響力的高科技農業園區,為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提供可復制的成功方案,助推七臺河市生態科技農業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