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深化"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 一攬子政策力挺民企
2018-11-22 09:10:03 來源:大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22日訊 近日,為了回應『民營經濟離場論』,習近平發表了《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總書記的講話為民營經濟發展吃了一顆定心丸。

  大慶市經濟長期依賴國有經濟,石油石化對大慶市經濟的貢獻率一度高達80%。雖然經過歷屆政府的努力,非油經濟有了長足發展,但是大慶市經濟結構轉型任務依然艱巨。

  長期以來,大慶市黨委政府,把發展和壯大民營經濟,大幅度提高民營經濟佔GDP比重當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大慶市非油經濟佔GDP比重,逐漸降低。那麼,大慶市在發展民營經濟方面,具體有哪些好做法?下面,媒體就來幫大家梳理一下。

  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民企活力

  激發民營企業發展活力,最重要的就是深化『放管服』。『放』即簡政放權,降低准入門檻。『管』即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服』即高效服務,營造便利環境。

  為此,大慶市印發了《大慶市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發工作方案》,在提高政府服務能力、創新審慎監管制度等方面細化了責任分工,對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對現有行政審批事項再改革再優化,截至目前全市保留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已減少到123項。推行負面清單制度,為加快構建市場規范有序,企業自主決策、平等競爭,政府權責清晰的市場准入管理體制,制定了《大慶市開展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對改革內容進行了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部門。

  推進『最多跑一次』政務改革,完成了政務數據共享代理平臺建設及網絡、硬件搭建工作,協調全市43家政府部門數據及業務系統進行逐一梳理數據需求。平臺現已完成測試並上線運行,待數據采集、共享和相關證照核實完成後,年底前即可以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在放管服方面,加速推進商事制度改革,以『一次受理、一人辦結、一次辦結』,盡量減少企業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減輕企業負擔。

  創新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舉措,加快釋放改革紅利,為服務企業辦事提質增效。目前,全市共有市場主體18.6萬戶,今年年初以來新登記各類企業5837戶、同比增長18.47%,新登記個體工商戶23956戶、同比增長14.47%,新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648戶。

  為提高行政審批效率,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市場監督管理局原有的許可窗口全部撤銷,專門組建了審批中心,將所有工商和質監的行政許可審批業務全部納入審批中心『一窗辦理』。新推行登記注冊『審核合一』,窗口受理審核優化為受理、審核、核准、歸檔『一人通辦,一辦到底』。目前,全系統通過『審核合一』已辦理登記6621戶。

  在推進企業登記『23證合一』基礎上,今年在省內率先推出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多證合一』,通過登記資源的整合,實現了『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對領取營業執照後未開業、無債權債務的企業推行簡易注銷,實現了企業既可快『生』也可快『死』。目前,作為全省試點城市,大慶市已有1385戶企業、29359戶個體工商戶實現了快速退出。

  推行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在省內率先推行了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網上注冊登記,把傳統的『面對面』變為了『鍵對鍵』的服務。目前,已辦理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607戶、個體工商戶212戶。

  為避免企業和群眾多跑路並打破企業跨區遷移難的問題,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推出登記注冊『全城通辦』,准許企業跨區辦理注冊登記和遷移變更,此舉深受企業歡迎。目前,全系統已通過『全城通辦』模式辦理營業執照48戶、跨區地址變更18戶。

  依托大慶市產業園和孵化器,釋放住所資源,通過推行『企業集群登記』,實現多個企業以一個托管企業的住所作為自己的住所進行登記,並由該托管企業提供住所托管服務。目前,已辦理集群登記1戶。

  著眼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把握『能取消就取消、能下放就下放、能合並就合並』的原則,對原有的9項行政許可,擬取消1項、下放4項、合並2項,市局只保留3項(含企業核准登記),調整後可精減66.6%。除『企業核准登記』的部分事項開展部門聯辦外,其他都可實現『最多跑一次』。所有許可事項按照『五減』要求,減材料74份,減環節122個,減時間355個工作日,審批時限平均壓縮近60%。

  降費降稅,讓民企『輕裝上陣』

  對於非公有制經濟相對薄弱的大慶市而言,想要激發民企發展活力,進而加快大慶市經濟轉型,降費降稅、降低企業成本必不可少。稅務部門對於大慶市民營企業的支持,主要體現在『減法』和『加法』兩個方面,並以『減法』為主。

  減法一:讓更多民營企業享受減稅政策紅利。全市享受小微增值稅優惠政策累計24萬戶次,減免增值稅2.4億元;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2956戶,減免所得稅5382.6萬元,政策受惠面達100%。增值稅留底退稅方面,共為47戶符合條件稅納稅人辦理,累計退稅1.74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方面,13戶企業享受政策,合計減免稅額987.7萬元。

  稅務部門認真落實已出臺的深化增值稅改革、促進小微企業發展、鼓勵創新創業、出臺的深化增值稅改革、清理規范收費等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從直接減稅、公平稅制,減少稅收對企業資金佔用等方面進一步減低市場主體稅負,優化營商環境。

  截至目前,全市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減免增值稅3.1億元;共為478戶符合條件的一般納稅人辦理了轉小規模登記;大慶市共為52戶符合條件的納稅人辦理了退稅,累計退增值稅1.74億元,其中電力企業1.05億元,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0.69億元。

  減法二:降企業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提高至500萬元。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繼續清理規范經營服務性收費,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落實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下降10%的目標。確保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及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

  提昇稅收優惠政策的執行力,確保受惠面不留死角。認真研究落實各項政策的管理措施,及時跟蹤政策執行效果,完善各項政策後續管理,做到政策業務與規范管理同步配套,保證政策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有機結合。加強對政策執行情況特別是稅收優惠政策的檢查監督,提高政策的執行力。

  減法三: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高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至100萬元的政策。2018年前3季度,全市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面達到了100%。

  稅務機關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加法』是: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統一提高至75%,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的優惠政策。該政策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實施,持續加強相關業務的學習和培訓,全力確保新政策落實面達到100%。

  深挖政策惠『民』資源,為民企發展助力

  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對於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都非常重視,為此,多年以來陸續出臺了很多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

  大慶市深挖各級政府出臺的政策惠『民』資源,堅持用政策杠杆撬動發展活力,最大限度發揮各種支持政策的疊加效應,尤其深入研究國務院賦予大慶『兩個優先』、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相關政策措施,切實做到根據政策謀劃項目、催生產業。

  大慶市首先編制了《關於促進產業項目發展的意見》的配套實施細則,旨在瞄准資本、人纔、資源、技術等民營經濟領域釋放優越的政策紅利。其次認真落實國家、省有關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政策,大慶市相關部門和電力企業立刻按照要求降低工商業電費,並組織向用電企業清退由於政策出臺時間造成的差價款2795.19萬元。

  再次,大慶市還積極幫助企業爭取省民營經濟50條政策補貼和獎勵資金,近期省相關部門陸續開展政策兌現申報工作,大慶市按照相關工作安排和政策實施細則,向企業進一步解讀政策,指導符合要求的企業編制申報材料、赴省現場答辯和迎接實地審核。目前,兌現工作已匯總到省相關部門,正等待最終審核結果。

  最後是落實科技創新補貼政策。今年四月份,大慶市開始施行《大慶市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試行)》。這一政策的有效落實激發了企業科技創新主體活力,降低了創新創業成本。

  加大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培育,『養好雞好生蛋』

  大慶市民營企業基礎薄弱,加大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培育,『養好雞纔能好生蛋』!大慶市以擴大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總量和提昇發展質量為目標,進一步推動市場主體在規模效益、經營領域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大慶市印發了《中共大慶市委大慶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全市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等方面制定了改革任務。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引各地『飛雞』來慶發展。圍繞十大『雁陣式』板塊,通過聚焦發展目標,聚焦重點產業、聚焦擴大開放,取得了積極成效。

  鼓勵民營企業技改投入,以企業技術需求為導向,引導制造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實施技術改造工程,推動數字化車間,智能制造等信息化技術普及。重點培育杜蒙國利源紙業和肇源惠豐乳業通過技術改造盤活停產企業,實現原有企業開工復產,高新區佳昌晶能,延鋒安道拓等行業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昇級實現擴能增產。

  大慶市出臺了《大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大慶市品牌發展創建的實施意見》,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美譽度、知名度的大慶品牌,叫響『品質大慶』。近期,配套制定的品牌獎勵政策將會出臺。

  深化交流合作,通過組織民營企業赴俄對接洽淡、參加省內外各類展會、加強地企合作,推動產學研結合、產業上下游配套協作、聯合開拓外埠市場,做大大慶市民營經濟『蛋糕』!

  打造惠『民』金融,切實解決民企融資難題

  相對於國有企業而言,民營企業融資難一直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大慶市努力打造惠『民』金融,搭建銀企對接平臺,組織各類金融機構,定期開展靈活多樣的金企對接會,實施精准金融服務,舉辦『服務中小企業金融戰略合作簽約銀企對接會』,研究銀企合作機制,切實為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方式,充分發揮大慶市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作用,發布企業融資需求、金融機構信貸產品、政府金融支持政策等信息,暢通金融供給側與產業需求端互聯互通渠道,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資金融通服務。

  充分利用上市融資、債券融資、資產證券化等直接融資手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充分發揮1億元省級中小型工業企業貸款周轉金作用,緩解中小企業續貸『過橋』資金壓力。

  改善民企營商環境,讓企業感受到市場經營的自主權和獲得感

  民營經濟發展好不好,首先要看一個城市的營商環境。大慶市黨委政府努力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民營企業來慶投資!

  大慶市以『打造東北營商環境最優城市』為目標,專注於改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暢通企業與政府間溝通渠道,讓企業充分分享市場經營的自主權和獲得感。

  組織黨員乾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論述,思想上明確民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牢固樹立『一切為了企業、為了一切企業、為了企業一切』的觀念。

  加強與企業間的溝通,深入企業了解企業,通過組織產需對接、銀企對接、校企合作、專題培訓、實地調研、現場辦公等多種方式,急企業之所急,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問題。在制度建設、政商交往中落實『清』。

  不斷深化制度改革,做到執法嚴明、流程透明,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以公開求公正,防止暗箱操作,『親』而不『清』。多次組織各部門開展廉政教育會,教育引導廣大乾部在與民營企業家交往中,在為企業幫扶服務中,要始終做到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築牢思想上的警戒線。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重塑投資營商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