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訊(記者 侯巍) 進入冬季,北方很多地方進入了冬閑季節。滿洲裡口岸,隨著中俄貿易額逐年攀昇,貨運量增加,口岸變得異常繁忙熱鬧。11月27日,在哈局滿洲裡站裝卸車間化肥換裝廠,主任貨運員景泉和他同事正對前一天進站的俄羅斯化肥列車進行換裝,從一列車箱的散裝化肥到裝成袋,經傳送帶到中國的貨運車箱內,再發往中國全國各地,換裝進入了半自動化時代。

滿洲裡是一座因鐵路而興的城市,滿洲裡火車站地處中俄蒙三國交界處,是中國最大的鐵路口岸。中俄鐵路軌距不同,要實現國際聯運,就需要在滿洲裡鐵路車站進行換裝作業,將俄羅斯車體內貨物通過設備、人力、機具等方式將貨物位移到中國車體內。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蘇貿易貿易額逐年攀昇,滿洲裡鐵路口岸迎來了第一個發展機遇期。2013年9月,第一列『蘇滿歐』中歐班列經由滿洲裡出境,截至2018年9月進出口中歐班列已達2600列。在眾多進口貨物當中,化肥是運量較大的品種之一。從1988年到2018年,30年間,換裝工作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以前化肥換裝靠人工裝卸,手工稱量進行灌裝,15-18人花六小時換一車,一晝夜換裝量最高纔能完成20多車。現在,滿洲裡站引入先進的化肥換裝設備,7、8個人兩小時就換一車,20車化肥僅三、四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景泉向記者介紹,肩背人扛的人力時代過去了,現在換裝效率和能力大大提高,年換裝能力從6萬噸達到200萬噸每年。不僅設備更新換代,增加了吸塵設施和排塵設施,工人的工作環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責任編輯:張廣義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