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入圍全國小康城市百強 排名第65
2018-12-04 09:39:12 來源:大慶網  作者:肖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4日訊 近日,大慶又獲得一個重量級榮譽,進入全國『小康城市100強』,排名第65,全面小康指數為103.53,並入選『新時代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優秀城市』。

  日前,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信用專業委員會和競爭力智庫承辦的『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上發布了《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2018》。《報告》對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臺地區)、657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了監測,發布了『2018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含副省級城市)』『2018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名單。

  《報告》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為標准,按照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借鑒國家有關部委、各省小康監測部門及相關科研機構統計與研究成果,構建了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體系。體系分別從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和社會治理五個領域進行系統監測,形成『小康經濟指數』『小康生活指數』『小康文化指數』『小康生態指數』和『小康治理指數』五個小康分項指數,分別衡量各領域建成水平,再由五個小康分項指數集成『全面小康指數』,衡量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整體水平。這也是自2011年發布『中國小康經濟指數』以來,首度將指數提昇為中國全面小康指數。

  大慶的分項指數中,小康經濟指數、小康生活指數、小康生態指數、小康治理指數均為A級,小康文化指數為A﹢。

  近年來,大慶油田保持著原油產量第一、上繳稅費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的共和國紀錄,累計生產原油23億多噸,累計上繳利稅2.7萬多億元。石油勘探開發技術世界領先,與『兩彈一星』技術共同載入共和國科技發展史冊。原油年加工能力1500萬噸,石化產業產值超千億元;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制藥等接續產業不斷壯大,沃爾沃等戰略龍頭企業發展態勢良好。30多家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累計融資近130億元。擁有6所高校、176家科研機構、13萬名科技人員,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4家,科技進步貢獻率54%,是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位居全國資源型城市前列。

  2017年大慶空氣優良天數319天,天藍水碧、空氣清新,是東北唯一通過新國標的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入圍中國城市品牌(地級市)百強市,是全省唯一入圍的地級市;『生態城市健康指數』位列全國第53位,居龍江之首,位列『健康宜居型城市前100強』榜單第54位。大慶是全國66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之一,乘高鐵到哈爾濱僅40多分鍾,作為大廣高速起點直達珠三角,肇源新港實現江海聯運,大慶機場旅客年吞吐量超過60萬人次。『石油文化、遠古文化、生態濕地、魅力冰雪、特色溫泉』旅游品牌唱響全國。

  同時,我市還傾力打造書香大慶、禮儀大慶、誠信大慶、文明大慶,260多部文學戲劇作品獲省和國家級大獎,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文體基礎設施功能完善,央視中秋晚會2017年首次走進東北、走進大慶,成功舉辦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國際馬拉松賽等大型體育賽事。

  2017年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78.1%,城鄉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8730元和14810元、位居全省前列,市區最低工資標准1680元、處於省內領先位置,銀行貸款增量和增速居全省第2位、貸款餘額突破1000億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城市『十位一體』和農村『七位一體』綜合救助體系,二甲以上醫院都可通過遠程會診遍訪國內頂級專家。

  近兩年,在『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慶』的奮斗目標指引下,大慶踏上轉型發展全面振興的新征程。2017年,大慶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680.5億元,市本級首次突破200億元。『十三五』時期,大慶將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產業多元發展的經濟大市、彰顯大慶特色的文化名市、促進區域繁榮的中心城市、環境和諧優美的生態園林城市、人民群眾認同感自豪感獲得感不斷提高的幸福城市。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