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公安局防控中心、網安支隊互聯網信息監控中心、市消協發布最新網購防騙指南
這些都是網購陷阱遇到了千萬要繞行
雙十一過後,坐等雙十二,緊接著是聖誕、元旦、年終慶……一大波網購優惠紛至沓來。在這些特別的日子裡,除了『剁手黨』、快遞小哥起早貪黑,騙子們也是『分秒必爭』。
在享受網購快樂的同時,如何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不妨看一看來自市公安局防控中心、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互聯網信息監控中心、市消協發布的最新網購防騙指南。
微信群裡發來『紅包』
點開網頁後,卻是釣魚鏈接
『發給你一個雙十一現金禮包,10元至100元不等,趕快來戳我吧。』看到微信群裡,有人發來這樣一個紅包鏈接或二維碼,你會不會心動?
王先生有一個200多人的游戲群,群裡微商挺多,不時有人發秒殺鏈接、紅包鏈接和二維碼領紅包。一天晚上,群裡出現一個帶有支付寶標志的『雙十一紅包』,王先生尋思著『雙十一』前各大電商平臺為了促銷,都在大量派發購物紅包,發放一些小福利,大家『血拼』之前多領一些,能省一點是一點。他沒多想,就點了進去,可點開之後,系統卻提示填寫個人信息和淘寶ID,並分享給朋友,獲得更多紅包。
王先生將個人信息填寫到一半時,察覺到情況不對,懷疑是釣魚鏈接,馬上關閉了頁面。
提醒:網購中,各大電商平臺經常會通過派發紅包的形式促銷,不法分子會趁機制作有木馬病毒的『紅包』,借機在QQ群、微信群等互動平臺裡派發,有些紅包點擊領取時,需要填寫個人信息,或者跳轉到不明網站,此類紅包一定要謹慎對待,其目的很可能是獲取個人信息,或通過釣魚網站竊取銀行系統隨機發送的驗證碼。
加入天貓會員群
群內被禁言,只有優惠活動和網絡鏈接
小曲喜歡網購,不久前,她收到一條短信,內容是:『尊敬的天貓會員,您獲得進群資格,邀請您進入這個群,QQ號:XXXXXX,天天都有免費紅包和免單秒殺活動。』
看到消息後,小曲也是將信將疑,『先進群看看,萬一是真的,買東西便宜自然好。如果有貓膩,直接退群,也不損失啥。』抱著這種心態,她在QQ裡搜索並加入了這個『天貓會員群』。入群時,需要輸入驗證碼,等待群主驗證,這讓小曲相信了這個群的真實性。
進群後,小曲發了一個『笑臉』表情,卻發現自己的信息根本發不出去,原來是群被設置為全員禁言,只能看群主發的優惠活動信息。群主發到群裡的優惠產品種類非常齊全,日用品、服裝、家電啥都有,產品秒殺也寫得非常清楚。同時,還有產品優惠券的面額和領取鏈接,還特別標注了『券少,慎拍,僅限當日使用』。
看著看著,小曲沒控制住,隨手點開了一個日用品優惠券的領取鏈接,網頁提示:領券需填寫個人姓名、銀行卡號等信息,察覺事情可疑,小曲退出了領券鏈接。
提醒:不法分子常以『預先降價』『限時秒殺』等促銷信息為誘餌,發送包含木馬的鏈接或釣魚網站,如果點開了,木馬病毒就會植入手機,竊取用戶信息。若不慎點擊,應第一時間關閉手機網絡,修改網銀、支付寶等重要賬戶密碼,並通過安全軟件查殺木馬病毒。
朋友發來幫『砍價』鏈接
銀行卡上500元餘額被劃走
微信朋友圈中,幫忙『砍價』的鏈接經常有,有真的,也有假的,市民劉先生就不小心點了一個『假鏈接』。一次,他在微信群裡中看到朋友發了一條幫忙『砍價』的鏈接,鏈接上寫著:『找朋友幫忙砍價,最低0元,就可以購買華為榮耀7手機。』劉先生當即點了進去,並摁了『砍價』鍵。留下了姓名和電話後,頁面馬上顯示:『你已幫朋友砍了54元,活動時間有限,只要填寫信息,參與活動,找朋友參與砍價,就能零元購買手機。』劉先生不假思索地將鏈接轉發到了朋友圈,並給好友發信息,請求幫忙『砍價』。
正在這時,劉先生收到了一條短信,上面顯示他的銀行卡上被劃走500元。慶幸的是,他微信綁定的銀行卡不是專門用於存錢的卡,不然損失可就更大了。
提醒:微信『幫砍價』活動起初只是用於營銷,不過這種成本低、操作簡單而且容易上當的活動已經被不法分子盯上。他們通過朋友圈『砍價』,收集個人信息或騙錢,參與過的用戶會收到大量的廣告短信和詐騙短信。
對此,市民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輕易填寫個人信息,特別是敏感信息,千萬要謹慎填寫;對於要求轉賬匯款的,一定要核實好對方具體身份,再匯款;在遇到詐騙後,一定要保存好聊天記錄,及時撥打110報警。
莫名成為VIP客戶
『假冒客服』索要銀行卡信息
不久前,張小姐突然接到一個陌生男子打來的電話,自稱是『淘寶客服』,問她是不是在淘寶上辦理過一張VIP卡,額度是500元到6000元。
張小姐細想了下,由於最近工作忙,沒有網購,也沒辦什麼VIP卡。
『那有可能是我們的工作人員弄錯了,您看需不需要那張VIP卡。』
客服人員又說。張小姐回復:『不需要,幫忙取消好了』。
客服又說,這邊不能直接取消,要轉接到工商銀行,當天開始扣錢,每月扣款,直到賬戶裡的錢扣完為止。客服人員接著說,就算設置了密碼,錢也會照樣被扣,而且她名下哪張卡有錢,就會扣哪張卡。
就在張小姐手足無措的時候,電話已被轉接到了另一個地方。一名男子自稱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問她在哪些銀行辦過卡,每張卡裡有多少錢,他要記錄一下,並轉移到他提供的一個安全賬戶。一聽要轉賬,張小姐意識到事情不對,於是,她第一時間掛斷電話,並致電淘寶詢問。客服人員告訴她,淘寶官方並沒有那些操作。
提醒:收到自稱客服的來電,不要輕易相信,可先到正規網站核實交易信息,或通過正規渠道獲取官方電話,進行核實。不要輕易將驗證碼、銀行卡餘額、銀行卡密碼等提供給『客服人員』,不要按照對方指示操作,更不要輕易給陌生人轉賬,不要相信所謂的安全賬戶,如遇到詐騙,造成財產損失,要及時報警。
不明人士郵來快遞
到付38元,收到的卻是三無產品
『您好,有您一個快遞,麻煩下樓取一下。』正在上班的馬先生突然接到快遞小哥的電話。
平時很少網購的他感到莫名其妙,『最近沒在網上買東西啊,莫非是哪個好朋友郵過來的,要給我一個驚喜?』馬先生一邊下樓,一邊在心裡嘀咕。
接過快遞,是一個不大的盒子,只見紙殼箱上貼著白色貼紙,寫著『代收38元』字樣,上面收件人的姓名、地址、手機號碼都非常准確。馬先生付了38元,並簽收了快遞。
下班回家後,馬先生把快遞拿給妻子,並說了事情的經過。妻子打開快遞,發現裡面是兩瓶護膚品,瓶子上全是英文,沒有任何中文標識,打開用鼻子一聞,香味十分刺鼻,是三無產品。
提醒:這是一種新型騙局,騙子就是利用到付的金額遠遠高於包裹貨品的價值,從而賺取差價。面對這種情況,『驗』是最重要的。消費者一定要先驗貨,再付款、簽收。自己無法接收快遞時,一定要事先和家人或朋友打好招呼,描述清楚所收的商品,以免因為誤收而被騙。對於來路不明的包裹,消費者只要拒收,騙局就無法形成完整的鏈條,自然失敗。
交錢就能優先配送
花10塊錢付『優先費』,快遞卻遲遲沒來
買完之後,就是等快遞,這個時候,如果有快遞員給你電話,說貨到了,可以優先給你配送,只是需要加點錢,你會信嗎?
張小姐就信了。
新房剛下來不久,家具、家電都需要陸續添置,在商場裡貨比三家之後,張小姐在網上相中了一個餐桌。一天、兩天、三天……快遞遲遲沒到,恰巧有一天,一個自稱是『快遞員』的人給她打電話,說最近物流壓力大,來不及配送,不過只要支付10元『優先費』,就能享受『優先服務』。溝通中,這名『快遞員』還清楚地報出她的姓名、地址和聯系電話,張小姐一看信息都對,就相信了。
想著10元錢又不多,張小姐就加了『快遞員』的微信,把錢轉了過去。然而,等了一整天,也沒等到快遞,打電話過去,一直無法接通,微信也把她『拉黑』了。
提醒:陌生人打來的服務電話,即便是幾塊的小額轉賬,也不要輕易支付,避免不必要的財產損失。現在,各種小額詐騙層出不窮,雖然,被騙金額小於3000元的通常在公安部門無法立案,但消費者遇到後,還是應當主動報警。當詐騙達到一定數額後,警方便可以並案處理。
網購39元的襯衫
『賣家』要主動賠償200元
『請問是顧女士嗎?』不久前,市民顧女士接到了一個顯示廣東號碼的來電。
『你是不是在我們網店購買了一件39元的格子襯衫?』顧女士快速想了一下,確實如此。不久前,她在淘寶上買過一件襯衫,但看到陌生號碼,她比較謹慎。
『怎麼了?有什麼事嗎?』顧女士問。對方告訴她,在店裡購買的這件衣服經質檢部門檢測,甲醛超標,所以,特意提醒她,不要再繼續穿了。顧女士一聽,覺得這個商家挺暖心。隨後,對方表示,為了表達歉意,要主動賠償她200元錢。顧女士信以為真,在添加對方微信好友後,對方給王女士發了一個網絡鏈接,按照鏈接提示,她填寫提交了個人姓名、銀行卡等信息,但因無法提交,對方又『好心』提醒,可將手機驗證碼告訴他,由客服幫忙操作,這時,王女士察覺到事情有蹊蹺,就沒再理他。
提醒:不法分子冒充客服,謊稱訂單有問題,需要退款,然後發送釣魚網站鏈接,讓買家填寫退款信息,誘使買家填寫銀行卡號、驗證碼等信息,買家一旦上當,個人及銀行卡信息將會泄露,有被盜刷的風險。
臨近年終,網購安全風險增大
遇到不明鏈接、二維碼,慎點慎掃
對於網購時遭遇的騙術,市公安局防控中心、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互聯網信息監控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提醒大家,網購時,要選擇信譽度高的店鋪,不能隨便點開賣方給的不知名網站;涉及到轉賬、匯款時,一定不要隨便轉賬,正規電商不存在購物單丟失、訂單有問題、系統故障等情況,如出現問題,要直接與平臺客服聯系。
此外,陌生人發送的手機鏈接和二維碼,一律不要點擊、掃描;領取優惠券、代金券時,要注意網址真偽,對需要登錄的,謹防密碼被盜。對於在QQ、微信等社交平臺上發布的購物、兼職、刷單等信息,不要輕易相信。另外,電腦、手機中要安裝安全軟件,有效攔截釣魚網站。不要打開QQ、淘寶、MSN上傳送過來的不明文件。
采訪中,市消協工作人員也提醒市民,臨近年終,網上促銷活動增多,網絡安全風險增大,市民更要提高警惕,了解防騙知識,遇事要多分析,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