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訊 最近,相信很多我市市民都收到了一則關於提醒『在本月25日之前,帶醫保卡享受購買100元藥品』的微信。很多讀者也給《牡丹江晨報》新聞熱線打來電話詢問信息的准確性。昨日,記者就微信所涉及的相關內容采訪了市人社部門,了解到該條醫保政策被誤傳。對此,工作人員給出了正解,並提醒全市參保居民規范就診,合理享受醫保政策待遇,禁止無病購藥,虛假就醫,冒名頂替,串換藥品等違規行為。
醫保政策在微信裡被誤傳
幾天前,市民姚女士收到了同城好友發來的微信:『2018年12月25日前到所轄社區衛生服務站,帶著你的醫保卡,可以享受購買100元藥品,個人交10元錢的政府補貼政策,如果不買藥,過了本年度你的醫保卡賬戶就會清零了,這是今年剛在市裡的社區服務站啟動的政策,希望大家互相轉告一下!』
見關乎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姚女士將此條信息轉發到了聚集了400多人的小區居民微信群裡,很快就引發了大家的討論,『這條信息我也收到了,准備這幾天就去社區問問。』『消息從哪發布出來的?不知道是真是假?』見很多人對此事提出了質疑,姚女士便撥打了《牡丹江晨報》熱線電話求證此事。
當天,記者0隨機采訪了幾家社區,了解到最近確實有市民前來詢問此事。『居民不了解情況,就直接過來了,在微信朋友圈也有很多人看見這樣的消息就轉發,甚至每年改一下日期接著轉,我們也回復說是不准確的,但有些人還是不信。』一家社區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醫保政策給出正解
針對此事,記者采訪了市醫保局。據了解,依據《牡丹江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牡丹江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的相關規定,重點保障城鄉居民住院醫療需求,兼顧門診費用適當補償。按照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准不低於15%的比例,設立門診統籌基金,在一個年度內,城鄉居民基本醫保門診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100元,只限參保居民本人使用,不結轉下年。按政策規定,參保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院室,門診看病,其合理費用報銷90%,個人自負10%。禁止無病購藥,虛假就醫,冒名頂替,串換藥品等違規行為。針對散布虛假信息的問題,市醫保局將結合國家和省有關部署,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保基金專項行動,禁止醫院、社區、衛生所(室)開大處方。禁止參保人員無病購藥突擊花錢、人證不符購藥等套取基金行為。在此期間,對突擊報銷問題,一經發現核實後,嚴肅處理,直接取消定點資格。同時對違法違規行為將全市通報。構成違法行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