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區精准發力惠民生
2018-12-21 14:25:25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劉慶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21日訊 春華秋實,幾分耕耘幾分收獲。近兩年來生活在伊春區的人們欣喜地看到,這裡的經濟社會發展步伐越來越快,民生工程、城市建設、招商引資,一項又一項重點工作開花結果,使城鄉面貌顯著變化,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昇。

  一直以來,伊春區始終把解決群眾最關注、最迫切的問題作為首要任務,注重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良性互動,讓改革發展成果普惠於民。2017年,區委、區政府承諾的10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指數。群眾收入持續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5%和8%。對弱勢群體實施財力保障,將城市低保最高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540元,農村低保標准提高至每人每年3780元。

  伊春區實施了伊春教育史上規模最大的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對地理位置較偏、生源較少的5所中小學校進行撤並整合,使教育布局更加優化。投入70多萬元,為全區中小學配備護眼燈2000餘盞。為了方便群眾就醫,伊春區對現有四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改造擴建,衛生事業穩步發展,使服務用房面積擴大到1400平方米以上。在率先通過國家級健康促進(縣)區專家組評估驗收後,今年,伊春區又順利通過了國家衛生城市復檢。伊春區還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新建的區行政服務大廳已投入使用,設置服務窗口20個,全區涉企涉民服務事項在這裡實現了『即辦即走』。

  伊春區還強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累計投入2700萬元,維修通村公路和巷道10.8公裡,修建排水渠2650延長米,新建橋梁3座,新增路燈179盞,改造磚瓦房、泥草房959戶,建設污水暫存池和糞污暫存池50餘個,使禽畜糞便實現了無害化處理,農民居住環境明顯改善。村內公共場所路燈覆蓋率及電話、網絡、廣播電視『三網』通戶率均達到了100%。同時促進農業發展不斷向現代化邁進,新注冊成立的對山食用菌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大提昇了農民適應市場的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兩年來,全區城郊新增棚室、大田蔬菜生產1500畝,新引種的秋葵、青筍等南方蔬菜品種,進一步豐富了市民的餐桌。

  為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造環境美麗、品質優良、功能完善的中心城區,近年來,伊春區大范圍、高標准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累計投入資金8500多萬元,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8個,既有住宅外立面改造26萬平方米。今年,他們又集中投入資金4300萬元,將剩餘的16個老舊小區,一次性改造完成。目前全區44個老舊小區改造已全面完成,配套新建、改造、維修標准化水衝式公廁25個,全面消除了城區內旱廁。

  為了給中心城區錦上添花,伊春區大力實施城區『增綠、改綠、添色』工程,完成了伊春河堤壩等14個綠化美化項目,累計布植綠地花卉26萬株,栽植宿根花卉122.73萬墩,播種草本花卉組合31.82萬平方米,新建設的城市花海,規模大,品種多,為環境添了美色,為旅游增了看點。

  與此同時,伊春區始終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牢牢地抓在手上,兩年來,全區共引進項目22個,光明集團創業園區、伊春廣場、米蘭小鎮、佳龍酒店、佳龍山莊等一批省市級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已累計完成投資9.94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藍莓特色小鎮建設穩步推進,建成後,將成為產業轉型昇級、融合發展的新空間。全區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森林冰雪歡樂園、彩燈游園會、冰河雪路林海行等系列冰雪娛樂賽事活動,使冬季旅游持續昇溫;中佳國際歡騰馬戲節的成功舉辦,增添了夏季旅游新看點;全市首條旅游觀光公交專線的開通,為游客觀光賞景提供了方便。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