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誰知道哈爾濱一毛錢飯店舊址和那裡發生過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張廣纔教授從現實切入講歷史,引發學生興趣。
苑爽教授通過梳理一周大事記,培養學生關心時事和對時事問題的洞察力,鼓勵青年學子做歷史的參與者、擔當者和建設者。
姜立紅老師不僅在課堂上傳道解惑,還在課下與學生交朋友,關心他們的生活困難和思想困惑,使學生尊其師,信其道。
…………
當前,針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難題和學生思想特點,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團隊用提正氣、接地氣、冒熱氣、有底氣的思政教學法把『最難講』的課上得『最精彩』。
『這樣的學習令我們解渴』
『同學們,你們一年的學費是多少?』『2800元、4500元』『我告訴大家,學校3萬學生一年支出7億多元,生均成本在兩萬元左右』,『差額的錢哪裡來?是國家財政撥款,是納稅人的貢獻。而其中包括我們的父母、親友特別是一些還不富裕的農民』。『你們知道如果在美國上大學要交多少學費嗎,按照美國公立大學的平均學費來看,得4萬美元。所以,同學們,我們坐在這裡要珍惜國家創造的受教育機會,不虛度浪費。』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林波在課堂上用一筆賬指出我國教育的普惠性,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這一代大學生希望老師用事實說話,用接地氣的語言,而不是空洞的理論。思政課教師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和黨的創新理論化作自己內心的感悟,入情入理地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纔能使理論入耳入腦入心。』王林波道出自己30餘年思政課教學的感悟。出於對課堂教學的熱愛,王林波辭去學院副院長的行政職務,專心教學。
在黨的十九大之後,邸春玲老師給學生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輔導,有學生在課後提出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國家現在提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目標,它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什麼關系?邸春玲在下一堂課時,就制作出了一個詳細的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戰略目標圖表,給學生答疑解惑。『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們要及時回應,用有說服力的論據給學生講清、講透。』邸春玲說。
而孫玉忠教授在課堂上則用一張吐真言小紙條讓學生敞開心扉、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你最傷心焦慮的事情』『你對老師最大的不滿』『對未來最美好的期待』『如果你不想寫,紙條可以不交』。
『老師從來沒正眼看過我、從沒有人追求、父母總是忽略我的感受』『老師過於嚴厲,不會笑,講課像個學究』看到學生們一一回復,孫玉忠在課堂上用辯證法幫學生分析問題:你們在面對挫折時要處理好小我和大我的關系,對未來要處理小事和大事的關系,而我也要處理好嚴肅與活潑,理論與現實的關系。『我們要學習的辯證法是思想、是工具,是處理問題的方法。』
『這樣的學習令我們解渴、解惑!』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宋雪說,『今天的思政課不再是枯燥的灌輸,課程背後都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方法。老師們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看待世界、思考問題的方式。』
『思政課堂是有溫度的』
張廣纔多年來一直教『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但是他還要不斷『充電』。為了上課時讓學生有更真實的感受,張廣纔利用寒暑假時間自掏腰包探訪千餘處革命遺址,每到一個遺址拍攝幾千張照片,回來後充實到自己的課件中。
『課堂上雖然只有45分鍾,但是要上好一節課,思政課教師花在課外的時間可能是450分鍾或4500分鍾。』學院主管教學的副院長白夜昕說。
『同學們,今天大家關注到DG設計師辱華事件了吧,那麼我們就此談談,如何理性表達愛國情感。』上課前發生的新聞熱點成為熊玉坤老師的課堂教學案例。『現在思政課是很難講的,因為學生在課下獲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快速、便捷,教師要在課堂上吸引學生,不能一本教案講到底,要時刻與時俱進,將最新的理論發展和時事熱點融入課堂中。』熊玉坤說,『我的課堂充滿溫度和生活氣息,不僅內容新、案例新、語言新,而且我自己的外在形象也是不斷更新的。』
『為了能給我們上好思政課,您可謂從內到外、從頭到腳都做足了功課。』一位學生在給熊玉坤的微信留言中評價說。
如何讓新加入團隊的年輕教師更快成長,提昇教學水平?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鼓勵教師集體備課、新老互學、公開賽課。
學院通過建立授課班級微信群、召開師生座談會、與學生進行課上課下交流等方式向學生詢問『心聲』的內容、『掌聲』的源頭、『議論聲』的焦點,並通過共同備課集思『質疑聲』的解決辦法,使教研活動有的放矢。
除了自身的教學任務,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大部分教師還承擔起免費給全校考研學生做思想政治課程輔導的任務。『學生去外面上輔導班一是路上花時間,二是學生經濟負擔比較重。教師們都是利用周末時間給學生輔導,雖然家裡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但老師們沒有任何怨言,更沒有缺過課。』學院教師梁巍說。
學院院長段虹表示,思政課教師給學生講馬克思主義就要有奉獻精神、政治素質和理想信念。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課堂的限制,但是育人的場域無限。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拓展育人渠道,實行『主陣地』與『主渠道』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帶領學生走進紅色遺址,走進鄉村、企業,接受紅色教育,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學院黨委書記慕海軍在大慶市杜爾伯特縣一心鄉前進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在駐村扶貧過程中,慕海軍非常注重馬克思主義在農村的傳播及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暑假期間邀請學院的教師和學生給農村黨員講黨課,組織農村黨員到鐵人紀念館、江橋抗戰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一方面要改變以往農村黨課單調、乏味的授課方式,調動農民黨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讓大學生深入扶貧一線感受國家扶貧政策給農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對他們也是一次思想教育。』慕海軍說。
學院還把思政課堂開進了紅色遺址。在學院2018年開展的『追尋青春足跡紅色築夢之旅』和『踏上黑土地重溫紅色情』的主題社會實踐活動中,學院四支實踐團隊奔赴延安、沈陽與井岡山。『身臨其境的紅色教育,讓同學們更堅定了理想信念。』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學院教師孫鵬飛感慨道。
在撫順雷鋒紀念館,雷鋒的『傻子』精神深深觸動了學院學生胡越。『誰願意心甘情願地當傻子呢,我不停地思考到底是什麼力量讓他如此堅定,我的答案是:信仰。』在與同學的分享會上,胡越說,『這更讓我體會到老師課堂上講的「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這句話的內涵。』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實踐傳統由來已久,從1984年至今35年從未間斷。35年時間裡共有千餘師生駐鄉、駐廠參加社會實踐,發表科研論文數十篇,撰寫社會調查報告20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