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十縣十鄉十村十企】北安市:新時代下『紅色之城』展新貌
2018-12-30 21:00: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30日訊(記者 莊園) 1945年11月15日,受黨中央派遣,延安乾部團195人歷時兩個月長途跋涉抵達北安,黑龍江省工委、黑龍江省政府、黑龍江省軍區在北安相繼建立,這也成為了北滿地區建立最早的省級民主政權和我國最北部的省級民主政權,為東北解放建立了穩固的後方戰略基地。改革開放以來的紅色北安,融入了勇往直前的改革創新精神,正奮力築牢紅色根基,弘揚紅色精神,充分利用紅色基因帶來的內生動力,探索完善富民強市之路。

北安博物館。 東北網記者 莊園 攝

  改革開放40年以來,北安市著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形成了商貿物流、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旅游服務和金融信息『六大區域中心』;已形成糧食、果菜、汽車、農機、建材、輕工六大專業市場,輻射周邊300萬人口,商貿物流產業一片繁榮。建設有萬人體育場、現代化體育館、多功能工人文化宮及紅色博物館群等一批文體場館,對教育文化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015年北安首次躋身全省十強縣行列,2016年再登新臺階,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第七位。

  近年來,北安市強力推進大產業、大集群、大園區、大企業發展戰略,傳統產業再煥活力、優勢產業實力雄厚、新興產業冉冉而起,推動北安不斷發生巨變,激發出新時代的『北安速度』『北安精神』。近幾年,北安市先後引進上海電氣、完達山乳品、九三油脂、象嶼金谷生化、宏維農業物產、華昇食品、佳匯肉制品等一批骨乾企業,初步形成綠色食品、農產品加工等特色優勢主導產業,50多種省部優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在產業園區功能完善方面,北安市累計投入10.3億元,持續加大產業園區建設力度,產業平臺承載能力顯著提昇。工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目前已吸引90餘戶企業入駐,園區被命名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成為工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的載體與平臺。2017年北安規上工業企業達到35戶,工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39倍,形成了能源、建材、食品、藥品、機械、木制品『六大產業』,工業主導地位凸顯。自1978年以來,北安市共建設實施項目近1200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260億元。

黑龍江省政府舊址陳列館。 東北網記者 莊園 攝

  截至2017年,北安市GDP實現118.1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近100倍,年均增長10.0%以上。與1978年相比,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近550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7倍;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58倍。2017年北安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達到132億元,比1978年增長113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5878元,比1978年增長101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3703元,比1978年增長104倍。

  如今的北安,正在逐步優化的營商環境和逐漸提昇的服務效能中,繼續譜寫發展新篇章。2015年3月,北安經濟開發區晉昇為省級經濟開發區,逐漸發展成北安市區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不僅形成新的集聚效應和增長動力,更引領著該市經濟結構優化調整,轉變發展方式。開發區實行『一證三卡』服務制,向企業發放開工籌建證、投資大戶身份卡、投資綠卡、交通綠卡。實行駐廠服務制,派駐駐廠聯絡員,推動項目審批提速、建設提速、發展提速。實行『行政問責制』,對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行為,嚴查嚴辦,真正讓企業在我市安心投資、放心創業、舒心發展。據相關部門統計,今年北安經濟開發區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8億元,產值32億元,稅金有望突破8000萬元。

  未來的幾年裡,這些數字還將會呈現幾何性增長,經濟開發區的不斷發展壯大正為實現北安的全面、全方位振興提供巨大動力。並以區域發展主陣地、主戰場、主力軍的擔當,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一流開發園區。北安市也將在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的指引和帶領下,努力破解經濟發展瓶頸,大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完善發展思路,探索完善富民強市之路。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十縣十鄉十企』典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