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8日訊 2018年,大慶市出臺了一攬子促進產業發展的重大經濟政策,著力從政策層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靠前服務、精准施策,充分發揮政策疊加效應,切實幫助企業排懮解難,積極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全市經濟呈現出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
回眸大慶市去年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這些務實管用、擲地有聲、富有含金量的政策,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橕。今天,就讓我們從稅收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創業政策、助力民營經濟等方面來盤點2018年有重大影響的四類政策。

大慶市進入智能辦稅新時代。
關鍵詞:稅收紅利
2018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幫助納稅人更好地了解稅收優惠政策,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在大慶,從『實名辦稅』的實施,到網上申報繳稅一體化;從國地稅聯合辦稅,到國地稅正式合並,國家稅務總局大慶市稅務局開始履行職責,國地稅合並『合』出的辦稅『加速度』,換來納稅人更高滿意度,使納稅人能夠更便捷地享受到稅收紅利。
政策回顧
1、15條稅收政策助力高層次人纔創業,高層次人纔在大慶市創新創業可享受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四個稅種的優惠政策。
2、大慶納稅人『刷臉』就能辦稅,地稅部門運行『實名認證系統』,納稅人不用再出示營業執照、身份證復印件等材料,還可以享受精准服務。
3、企業減負再獲『政策紅包』,市國稅局全面落實國務院六項減稅政策,實現企業應享盡享、全面覆蓋。
4、我省首個『機器人稅官』在慶投用,將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與納稅服務工作有機結合,大慶市進入智能辦稅新時代。
5、納稅人跨省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無需再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沿用多年的『外管證』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跨區域涉稅事項電子化管理和線下資料精簡報送等便民舉措,實現了信息多跑『網路』,納稅人少跑『馬路』。
6、推行『首違不罰』,釋放納稅人自我糾錯空間,保證我省同一地區對基本相同的稅收違法行為稅務行政處罰標准基本一致,實現『同一把標尺』處罰。
7、大慶市實現國地稅網上申報繳稅一體化,通過登錄電子稅務局簡單操作,輕松完成國稅地稅申報業務,免去了納稅人『國稅地稅兩邊跑』的煩惱,實現了兩家事、一網辦,為納稅人提供了更便利的辦稅方式。
8、4月1日起,大慶市納稅信用級別將從A、B、C、D四級改為A、B、M、C、D五級,增設M級納稅人,大慶市納稅信用管理的應用范圍變廣,有助於大慶市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9、『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網上辦』辦稅清單發布,4月1日起,地稅納稅人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輕松辦理148項業務。
10、市國稅系統九十九個辦稅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推行『容缺受理』、『雙向預約』、『辦稅不打烊』等服務,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綜合辦稅效率提高40%以上。
11、『實名制辦稅』在大慶市國稅系統正式全面推行,11萬戶納稅人享終身『零障礙』服務。
12、大慶市5月1日起實行增值稅改革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和完善稅制,支持制造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
13、7月5日,國家稅務總局大慶市稅務局掛牌成立,原大慶市國家稅務局、大慶市地方稅務局正式合並。7月20日,大慶市各縣(區)國稅局地稅局正式合並,標志著縣一級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邁出了實質性、關鍵性的一步。
14、市稅務局『便民利企』再昇級,進一步梳理國地稅整合後的政務服務事項,462個事項的資料收取精簡比例達46%,讓營商環境再優化。
15、8月1日起,大慶市迎來新機構掛牌後的首個征期,大慶市實現了『進一個廳,取一個號,到一個窗,辦全業務』,並『一網打通』涉稅業務。
16、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出爐,自2019年1月1日起,子女教育、大病醫療、贍養老人等方面支出可以抵扣個稅,六大專項附加扣除一步到位。

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為企業發展助力。
關鍵詞:創業政策紅包
近年來,大慶市出臺政策支持,打造孵化空間,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努力培育發展新動能。隨著創新驅動效應的逐步顯現,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發展模式正在形成。如今,在大慶這片熱土上正輪番上演著一個個創新創業故事,到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創新創業氛圍。2018年,大慶市創業扶持政策全新昇級,大慶正致力於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政策回顧
1、十類人群想創業可申領創業貸款,大慶市將返鄉創業農民工、網絡商戶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也納入其中,從而增加至十類人群可享受創業貸款扶持。
2、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大慶市積極推行省教育廳日前發布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
3、大學生創業可申領『種子資金』補貼,大慶市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和帶動就業10人以上的大學生都可申領3000元錢的『種子資金』補貼。
4、大慶市三類人員可申領『創業資金』補貼,凡大慶市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殘疾人自主創業的,都可申領3000元的一次性創業項目補貼。
5、大慶市制定《大慶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備案服務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主要對通過備案的優秀科技企業孵化器(以下簡稱『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予以資金支持和優先推薦等,進一步加快大慶市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建設,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
6、大慶市新增一家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大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入圍黑龍江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至此,大慶市黑龍江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已達到5家。
關鍵詞:助力民營經濟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用最大力度、最強舉措、最優政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成為新時期大慶市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回首2018年,大慶在助力民營經濟發展中做出了哪些成績呢?
政策回顧
1、大慶市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試行)》發布,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最高10萬元的創新券等企業來領。
2、印發《中共大慶市委大慶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全市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等方面制定了改革任務。
3、印發《大慶市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工作方案》,提高政府服務能力、創新審慎監管制度等方面細化了責任分工,對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4、出臺《大慶市政法系統關於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包括法院系統、檢查系統、公安系統、司法行政系統四大方面共61條實施意見,切實維護大慶市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保障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5、出臺《關於建設高效信用法治大慶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乾意見》立足打造東北最優營商環境城市,對接民企現實需求、社會關注熱點,從解決制約民企發展的服務、誠信、法治三大痛點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33條具體措施。
關鍵詞:優化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的好壞、優劣,直接關系企業的生存與發展。2018年,大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助力企業發展,激發市場活力。
政策回顧
1、市級財政支付電子化審核工作正式運行,讓『數據跑路』代替『人工跑腿』、由窗口服務變為遠程服務,實現了預算單位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直接支付業務。
2、大慶市清理規范15項市政府部門行政權力中介服務事項。
3、大慶市網絡經營主體將進入『亮標亮照』時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強化信用監管,全市網絡經營主體亮照率要力爭達到100%。
4、快遞業『信用標尺』上線,為快遞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並實施快遞業信用評定,對列入快遞業失信名單的企業,將實行警告、行業內通報批評、公開譴責、不予接納、勸退等懲戒措施。
5、大慶市發布《2018年全市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持續整頓『三個壞把式』『六個壞作風』,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重點整頓『亂、違、頑、臃、懶、浮』等影響發展環境的突出問題。
6、大慶市全面推行個體工商戶登記全程電子化工作,申請人無需到登記窗口提交紙質申請材料,足不出戶就能辦執照。
7、大慶市新取消調整許可事項186項,清理後市級保留行政許可事項123項。
8、大慶市營業執照可以『全城通辦』,為全省第一家推出該項便民措施的城市,經營項目中不含前置審批事項和後置審批事項的內資有限公司成為首批受惠者。
9、企業注冊登記『一人通辦』,大慶市推出企業登記注冊『審核合一』,即受理、審查、核准、歸檔等業務由審核員『一個人辦結』。推進工商注冊登記便利化,提高行政效能。
10、《大慶市個人誠信體系建設方案》出臺,將建信用『紅黑名單』,失信者將寸步難行。
11、大慶市6月1日起試行企業集群注冊登記,沒有辦公場所的創業者可以『借巢』登記開公司,多家企業可『打捆』注冊、『共用』一個經營場所。
12、全省首家開設在企業的登記注冊窗口在大慶市啟用,此服務臺不僅面對企業業戶(個體戶),有需要的市民也可就近到此申請辦理營業執照,並獲得免費的諮詢服務。
13、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在全市所有窗口推行『四零』承諾服務,群眾可以對服務滿意度作出即時評價,優化再造流程,實施即時限時辦結和實名服務。
14、自6月15日起,大慶市放開部分商品和服務價格,車用氣銷售價格、中小學服務性收費、律師服務收費標准等實行市場調節價。
15、《大慶市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的實施方案》發布,大慶市構建由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聯合獎懲機制,失信者將受到聯合懲戒,守信者將優先享受政府優惠政策,在行政審批時將享受『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務,在融資時也將享受優惠和便利。
16、6月1日起,新設立登記以及所有存量企業可通過手機小程序下載並使用電子營業執照,大慶市企業可利用手機『一照走天下』。
17、大慶市多部門聯合簽署《大慶市關於對涉金融嚴重失信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嚴重失信人將被限制參加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活動,除在補貼資金、享受優惠性政策、融資授信等方面作審慎性參考外,還將限制其擔任一些重要職務。
18、《大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提昇行動年』工作方案》發布,通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品牌強市戰略、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等措施為大慶市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營商環境和市場消費環境。
19、全省首張『一口辦理』外企營業執照已在大慶市發出,大慶市推行外資企業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切實增強了外資企業獲得感。
20、9月2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大慶商標受理窗口正式啟動。手續齊全的商標申請經形式審查符合要求的當天即可受理,極大地方便了大慶及周邊地區商標申請人。
21、9月1日起,大慶市試點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改革,申請人可通過『黑龍江省工商局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平臺』自主申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不再預先核准,且查詢申報工作網上就可搞定。
22、『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又添新項目並領跑全省,企業營業執照跨區變更住所『全城通辦』。
23、大慶市設立『政府質量獎』,每兩年評選一次,首次獲得『政府質量獎』的企業和組織一次性獎勵獎金80萬元並頒發獎牌和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