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寵奴"眾生相及其背後的"它經濟"現象調查
2019-01-08 09:15:20 來源:大慶網  作者:張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8日訊 據調查,當一個國家人均收入達到3000到8000美元時,寵物產業將快速發展。據此理論,中國人寵物熱正當其時。你養寵物嗎?你和它之間有啥故事?歡迎關注微大慶公眾號參與互動。

  如今,大慶人流行兩個新詞『吸貓』『擼狗』,青年男女看到喜歡的人不再說『我要跟你生猴子』,而是歡喜雀躍著『我要給你的狗狗當媽貓貓當爸』。

  逐漸加入『貓奴』『狗奴』隊伍的,上至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十幾歲的少年,有白領,有工人,總之形形色色。

  成了家庭『核心成員』

  『突突你在哪裡?我不擔心你走丟,我擔心你走丟了沒有地方住。如果你碰巧遇到了它,而且喜歡想要收養它也沒問題,但是它的脾氣不好請你不要打它。如果你不想收養,請你聯系我,送回突突,酬金5000元。突突是一條雪納瑞,在外面久了可能已經不成樣子,只要你看到相似的,也請聯系我,必當重謝!』

  這是前天在朋友圈裡發出的一條尋狗啟事,重金尋找愛寵的信息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看家護院的狗和逮老鼠的貓,如今被冠上了『萌寵』的愛稱,越來越多的人甘心為『奴』,而這些貓貓狗狗的家庭地位可說是舉足輕重,就像這樣因為愛寵丟失而費盡心思尋找的主人不勝其多。

  家住東風新村三區的李大爺有一條養了十幾年的狗狗離世了,雖然不是名種狗,可李大爺愛如至寶,每天領著狗狗遛彎閑逛,狗狗年老病重雖然也算『壽終正寢』,但李大爺久久不能接受狗狗離去的事實,人也大病了一場。

  有些人會覺得『真是有錢沒地方花了』,然而對於養了寵物的人來說,這些貓貓狗狗已經完全融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毛孩子的家庭地位一點也不遜色於家庭成員,甚至成為核心。

  收入增加催生『寵奴』

  就像很多人不理解的那樣,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多的『貓奴』『狗奴』?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寵物在逐漸滲透融入主人生活過程中給予的情感慰藉和支橕,當然另外一個關鍵就是家庭收入的穩定和增加。

  曾經有這樣一個調查顯示,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3000-8000美元時,寵物產業會快速發展。我們國家,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6000元。

  從情感需求來說,人們飼養寵物,很大程度是為了尋求一種陪伴,而逐漸增加的單身人群間接推動了『寵奴』的誕生。很多單身人士通過飼養寵物來緩解孤獨感。他們傾注財力與精力來飼養寵物,享受著寵物對自己情感的吸收和回饋。

  對於子女不在身邊、活動圈子狹小的退休老人來說,飼養寵物是不可或缺的一種精神寄托。有一本寵物白皮書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養寵人士把寵物當成孩子,其中不乏相當數量的老年人群。

  可以這樣講,逐漸豐富的物質生活為眾多『寵奴』奠定了經濟基礎,畢竟寵物跟過去散養的阿貓阿狗是不同的,是要花費不少銀子的,而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寵物帶給人們的情感寄托。

  在職場工作的李女士家裡養了兩只貓,近十年的共同生活,李女士已經把兩只貓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一般,她告訴記者,家裡的貓非常黏人。每天睡覺都要摟著她得胳膊寸步不離的,而且兩個小東西精靈得很,特別會察言觀色,她跟愛人如果吵架拌嘴,貓貓會衝著兩個大人喵喵叫,好像在勸架一樣,惹得他們夫妻兩個架也吵不下去了。

  記者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寵奴』說起自己的寶貝都是津津樂道,那種幸福感是顯而易見的。

  另類新寵逐漸『得寵』

  其實,大慶人養寵不單單是貓貓狗狗了,花鳥魚總是不能或缺的。比如新村一位劉先生,幾年下來在養魚的投入上就超過了2萬元。用劉先生自己的話說,每天看著魚缸裡的魚能看一兩個小時,哪條魚生病都心難受。

  除了傳統的寵物之外,一些另類寵物正逐漸走進大慶人的生活,金錢龜,金剛鸚鵡,蜥蜴甚至蛇,已經成為一部分大慶人的新寵了。

  馬先生,在油田工作,半年前在朋友那裡弄來了一只小的蜥蜴,顏色鮮亮倒也非常漂亮。為了它,馬先生准備了特制的加熱暖房,還有蟲子、鈣粉等營養品,伺候得非常精細,小蜥蜴的生活簡直就是奢華。

  還有一位郭女士家裡的一只大白兔也成了頗具靈性的寵物,聽得懂家裡人叫它的名字,還知道去衛生間裡上廁所,因為淘氣被主人大聲斥罵的時候,偷偷躲在角落裡不吱聲,完全活得已經不像一只兔子了!

  流浪動物救助興起

  寵奴增加,這些人在因寵物而改變的生活裡面也面臨著另外一個社會問題——流浪動物救助。

  也許是愛屋及烏吧,越來越多的寵奴們開始關注一個顯著的社會問題,那就是流浪動物的救助。

  有人一時新鮮養了寵物,可又沒做好養寵所必須耗費的精力和財力准備,於是將寵物拋棄的有之;還有因為主人粗心大意弄丟寵物的也有之,諸多因素造成了另外一個社會問題,就是流浪動物的增加。

  如今,已經有很多貓友、狗友自發地組織起來,對於發現的流浪動物通過集體捐助等形式進行救治,尋找領養主人,或者為寵物實行絕育手術。

  有一名家住萬寶小區的女孩,從初中開始就救助、助養流浪貓,如今已經救了幾十只小貓。還有一位年近六十歲的李大姐,在自家的平房,收養了30多只流浪狗。一個愛狗群裡面的100多名微友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幫助李大姐共同擔負起了照顧流浪狗的責任。

  可見,寵物在填補了人的情感同時,對於促進社會和諧也是有用的,人們逐漸從自娛自樂開始尋找合理有效的途徑來解決人與動物的相處之道。

  『它經濟「背後的」金礦』

  寵奴的增加直接導致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寵物消費的增加。

  據大慶市寵物協會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大慶的寵物相關經營機構超過500家,涉及寵物醫療、美容、產品經營等多項內容。

  隨著寵物在家庭地位的提昇,這些主人也是很捨得在寵物身上投入了,洗澡、剪毛、造型、預防針,若是愛寵生病就更是不得了,醫藥費甚至比人的醫藥費還高。

  至於愛寵日常的飲食,各種糧、罐頭、零食,甚至營養品,一應俱全。

  而所有的寵物消費品可都是價格不菲的,進口貓糧狗糧要達到每公斤五六十甚至一百多元,50克的罐頭要10元錢左右,100克的營養膏要100元錢,還有各種衣服、玩具,消費價格就是一個字——貴!

  粗略地算下來,一只寵物一年的各種消費,加起來也要幾千塊錢了。

  可以說,寵物經濟的背後,是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金礦』。

  一些商家已經發現了這其中的巨大商機,縱身投入其中,但到底是『挖礦』還是陷入困境,就絕不是那麼簡單的了。

  寵物醫療亦喜亦懮

  在調查過程中,一位寵物店的老板跟記者提到了這樣的問題:現在,人們對寵物越來越重視了,寵物醫療是一個大問題,醫生資質、藥品質量、醫療事故等問題,已經逐漸被更多人關注。

  對於寵物醫療問題,一部分從事此業的寵物醫生也是感觸頗多。

  今年不到30歲的小寧,在東風新村一家寵物醫院工作。

  他做寵物醫生有5年了,前2年類似見習,收入不高,轉正後收入確實可以。據他所知,規模大的寵物醫院,資深寵物醫生月收入不止2萬。

  『現在養寵物的,很多都是高收入人群,對寵物感情也深,確實願意給寵物花錢。』小寧說,『但一扯到錢,總還是容易出問題。寵物用藥很多是進口藥,比較貴,如果要做手術,費用就上去了。幾百幾千很正常,大毛病花上萬也有,有時主人看到費用,確實皺眉頭。』

  小寧說,有一次治療一只貓,得了貓傳腹,這病死亡率很高。貓主人說,有什麼法子就試。當時用了進口特效藥,200元一針,21天的療程,加上抽腹水等費用,最後算下來一萬出頭。貓主人是一對年輕夫妻,當時為這錢互相埋怨,好在是救回來了。

  『現在有些新聞出來,很多人覺得,寵物醫院都是黑店,我們也很苦惱。』小寧說,最怕就是遇到『醫鬧』,有時候寵物確實病得厲害,治不好,主人覺得花了錢沒治好就鬧。

  『之前遇到過一位阿姨,來店裡一連罵了半個月,說我們把她「兒子」給治死了,真是吃不消。現在,一些寵物醫院都喜歡招個人高馬大、五大三粗的護工。為什麼?除了抓貓按狗的時候出力氣,平時也可以鎮場面。』

  小寧說,做寵物醫生這行的人流動也很大,很多年輕人做不長,每天貓抓狗咬的,別人說起來就是個『獸醫』。

  記者了解到,我國每年動物醫學本科專業畢業生從事寵物診療的人數不足10%,不少寵物店都願意高薪搶人,但招人容易留人難。

  寵物市場管理有待完善

  說起來,寵物市場所面臨的管理與完善問題,不僅僅是大慶一個地區所要解決的困境。

  寵物交易、寵物檢疫、寵物食品安全、寵物醫療糾紛,等等等等,諸多寵物問題還要隨著市場的發展逐步完善。

  不管怎麼樣,很多人的生活已經並漸漸被寵物而影響。

  樂善救助也好,自得其樂也好,人們在『寵奴』的世界裡感受著,也變化著。

  盡管,因為寵物而帶來的麻煩和困擾也會與日俱增,但『有寵生活』畢竟是不可阻擋地成為了當今生活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