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10日訊 根據《2017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全國每千名兒童的醫師配比僅為0.55人,平均1803個兒童僅有一個兒科醫生。我國每年有80萬醫科生畢業,成為兒科醫生的只有300多人。
問題
醫患矛盾多工作負荷重兒科醫生職業吸引力低
以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為例,其醫護人員日均工作9小時以上。源頭上醫學院校兒科專業招生少供給少,例如兒科醫生申請國家自然基金較成人科室難度大;兒科用藥、檢查和醫療器械明顯少於成人科室,而醫療服務收費標准卻與成人科室相同,無法有效補貼其人力成本。醫患溝通難度大、矛盾頻發,兒童病情變化較快,患者主觀表達較弱,種種特殊性讓兒科醫生在診療時面對較大壓力。綜上,職業風險高、醫患矛盾多、工作負荷重、薪酬待遇低削弱了兒科醫生的職業吸引力。
建議
建立績效津貼補貼制度加強兒科人纔培養
哈市政協委員丁鳳姝建議提高哈市兒科醫生專業技術人員待遇水平。建立績效津貼補貼制度,按照與兒科工作崗位、工作量、工作強度、工作責任、工作風險、實際貢獻、社會責任等因素相掛鉤的原則,測算績效分配系數,制定績效考核指標與考核系數,並實施動態管理。
以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江南院區、松北兒童醫療中心為基地,面向國內外引進兒科博士研究生,並對引進單位給予相應財政補助。對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同時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兒科等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特殊人纔引進政策,由哈市衛生計生委根據兒科醫生臨床需求計劃統一組織自主招聘。
哈市市級醫院兒科每年有計劃地按照在崗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20%安排培訓,利用5年時間完成人員輪訓,提高兒科隊伍綜合素質。按照哈爾濱市引進人纔、引進高端醫學人纔等政策規定,充分保證引進兒科醫學人纔的補貼、津貼和其他優惠待遇。引進的兒科醫學人纔,符合相關文件規定的,經認定後享受住房、子女入學、家屬安置、居留落戶、醫療保健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大力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兒童專科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