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4日訊 (記者 陳顯春) 在1月13日召開的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脾胃病房主任、腔鏡中心主任楊沈秋表示,黑龍江省胃癌發病率較高,而流行病學的研究較滯後。現有基礎上開展胃功能四項的檢查會明顯增加社會居民的醫療成本,阻礙該項檢測的開展。如果能將胃功能四項檢查納入省、市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可減少胃癌治療的社會成本及經濟成本。

楊沈秋表示,胃癌是全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胃癌生存率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原因在於中國胃癌人群發現時晚期比例較高。因此應該重視胃癌篩查工作,通過血液的生化檢驗從而評估胃的消化功能,作為新興的檢驗方式,其可消除傳統檢查方式的不利因素,同時在臨床上也應用得越來越廣泛。黑龍江省胃癌發病率較高,而流行病學的研究較滯後。目前早期胃癌的篩查主要以胃鏡檢查及胃蛋白?檢查為主,早癌篩查大部分醫院依賴胃鏡檢查,其中胃鏡檢查費用較高、且為侵入性檢查,患者接受度不高,病人負擔較重,醫保負擔也加大。而胃蛋白?檢查未無創性檢查。醫療機構的胃功能四項收費約200元左右,未納入省、市基本醫療保險,在現有基礎上開展胃功能四項的明顯增加社會居民的醫療成本,阻礙該項檢測的開展。
楊沈秋建議,早癌篩查得不到更好的宣傳和檢測,對我省廣大胃病患者來說是一種風險,也不能更好的為健康龍江服務。如果能將胃功能四項檢查納入省、市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必將擴大社會居民對早癌篩查的依從性,從而增加早癌的檢出率,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減少胃癌治療的社會成本及經濟成本,為健康龍江戰略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