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0日訊 大慶石化緊緊圍繞質量效益這條『生命線』,保證生產平穩優化。2018年,累計加工原油540萬噸,生產合成氨37萬噸、乙烯106萬噸,乙烯單日產量再創新高,12套裝置創造了新的長周期紀錄,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73.72億元、利潤10.39億元。
大慶石化持續強化生產受控管理,不斷改善運行質量,全方位整合有限資源,科學調整裝置產能及負荷匹配,優化資源利用效率,連年超計劃完成產量及創效目標,提質增效成果不斷攀昇。
2018年,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首套年產9萬噸MTBE裝置一次開車成功,24小時產出合格產品;22萬噸/年烷基化裝置開車成功並產出合格產品,進一步拓展大慶石化『油頭化尾』的整體優勢,為生產高效益煉油產品打下堅實基礎。
面對長達72天的最長檢修期和三套裂解裝置全部檢修的巨大壓力,大慶石化全力保障裝置穩定運行,多措並舉,至2018年12月14日,乙烯產量再次突破100萬噸,實現連續4年破百萬噸。特別是當年10月,生產裝置經檢修後單月生產乙烯10.8萬噸、丙烯5.3萬噸、丁二烯1.6萬噸,分別超計劃4912噸、3769噸、311噸,其中乙烯月產量更是創下歷史新高,化工區生產龍頭的穩健規模效益充分彰顯。據測算,化工區乙烯邊際效益是每噸4800元,增產就意味著增效,目前,三套乙烯裝置運行平穩,日產量最高達到3680噸,實現了公司整體效益新突破。
大慶石化抓住大檢修契機及檢修後能耗物耗水平先進的生產黃金期,強化生產受控和設備管理,三套乙烯裝置保持大負荷穩定運行。裝置檢修期間,大慶石化對連續運行30多年的30萬噸/年乙烯裝置開展深入識別和分析,將該裝置裂解氣壓縮機和冷箱這兩個關鍵設備進行國產化更新,提高了壓縮機機組運行效率,徹底消除了冷箱可燃氣泄漏的潛在隱患,為乙烯裝置長周期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大慶石化通過優化裝置生產,進一步降低裝置能耗、物耗,僅2018年前11個月,累計挖潛增效7.9億元,完成全年挖潛增效任務的169.2%。2018年7月12日,大慶石化氣化爐國產燒嘴運行176天後平穩停車,刷新上次運行139天的紀錄,居世界第二。
2018年12月13日,化肥廠節能項目新增鍋爐給水泵104JB順利投用,取代了原有的蒸汽透平泵,每年可降低生產成本約525萬元。新增鍋爐給水泵為電機驅動,聯入系統後,原有透平泵改為備用泵,每月可節約中壓蒸汽約7800噸,合成裝置綜合能耗降低0.7吉焦/噸。給水泵投用後,化肥廠針對不同生產負荷對電機的運載負荷及最小返回流量進行摸索優化,最終將運行電機電流由最初的157安培調整至130安培,日耗電量下降約6700千瓦時,進一步降低了電能消耗。
乙烯裝置『開得滿』,下游裝置纔能『吃得飽』,丙酮氰醇產品提前近一個月完成全年產量業績指標,產品出廠量2.54萬噸,2018年前11個月淨利潤達到1.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