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9日訊(記者 霍梟涵)近日,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全系統工作會議在哈爾濱召開。記者獲悉,2019年,我省將加快建立完善自然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全面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掌控自然資源家底,實現自然資源系統深度融合。
強化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
按照『寧要數據真實性、不要虛假的前後一致性』原則,先確定客觀真實性,再分析合理性,形成一張真實的現狀圖,紮實推進第三次國土調查;落實『一網、一門、一次』改革要求,對不動產登記全流程進行再優化,大力推進信息、流程和人員『三集成』,積極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的實現形式,研究編制行使所有權的資源清單和空間范圍,探索建立委托市級行使所有權清單和管理制度,實施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統計制度;落實土地、礦產、森林、草原等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資源市場建設,逐步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
推進『多規合一』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成立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全面啟動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同步推進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因地制宜開展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建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政策、運行和監管體系,整合各類用途管制依據,優化用途轉用行政審批、行政許可程序,制定全域全類型的用途管制規則。啟動編制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加強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區內礦權清理退出專項行動,確保2020年全面完成礦權退出工作。
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制度
對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進行全面核實,梳理劃定不實、補劃不足等問題清單,分類處置整改;落實『增存掛鉤』制度,加大閑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力度;完善土地征收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配套制度,配合農業農村部門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不斷拓展地質勘查開發服務領域
按照『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的原則,研究編制地質勘查規劃,制定礦產地儲備區域指南;推進礦產資源優勢轉化,強化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優化地質工作結構,拓展培育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等地勘市場;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制定地質災害治理工作方案,強化地質災害防控和風險排查,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信息化水平。
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建立『百大項目』用地服務監測機制,實行重大項目用地臺賬管理,超前介入,跟蹤調度,多亮『綠燈』,少亮『紅燈』,完成一個銷號一個;委托哈爾濱等7個城市行使省級用地審批權限。精簡礦業權審批事項,建立礦地一體化聯合審批機制;著力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探索以問題為導向的指揮反應機制,強化執法重心下沈,探索設立有獎舉報基金,發動廣大群眾開展聯防聯控;開展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年』活動,制定自然資源行政程序規定,強化事中事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