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熱隨訪人員與居民交流。
黑龍江日報2月11日訊 春節期間,哈爾濱市氣溫驟降,平均最低在零下20℃以下。居民們是否在一個溫暖如春的家中度過一個祥和的春節呢?10日,記者走訪了幾家供熱公司,隨供熱隨訪人員走進居民家,隨工作人員走進智能管控總控制室,感知春節供熱。
10日上午,記者來到道外南四道街的哈投供熱集團華能供熱公司第四分公司,與供熱隨訪人員一起走訪。
記者來到道外區南七道街184號的新民大院,看到這棟樓是室外樓梯,紅磚牆也很老舊。據了解,該樓已經40年了。在3單元2樓5號王麗華家,記者剛一進門,王麗華就誇供熱好。『我們這老樓從去年改造管網後,供熱就好起來了,一冬天都在20℃以上。這些工作人員服務態度真好,一有事馬上就到,特別負責任。』她指著拿溫度計的供熱二站王俊高興地告訴記者。
在同濟小區被稱為紅樓的2單元501室張雨本家,看到82歲的張大伯穿著睡衣睡褲,溫度計顯示22℃。『這個春節過得很暖和。剛供熱時,家裡不熱,就給他們打電話,不到10分鍾就到了。暖氣放氣後,很快就熱了。』老人告訴記者,因老伴身體不好,家離醫院近,今年沒到南方過年,哈爾濱的冬天盡管溫度低,但屋裡很暖和。
『公司要求凡是用戶電話提出問題,必須30分鍾內到達。春節期間,要求5分鍾趕到。因為過節期間沒有急事,居民是不會打電話報修的。居民家暖我心安啊!』王俊說。
『居民家暖我心安。』這是記者采訪時聽到供熱服務人員常說的一句話。
一起隨訪的華能供熱第四分公司副經理李赫男告訴記者,他們負責兩萬多用戶,春節期間有3戶報修上門服務,是因為樓梯間管網出現漏點。他們5分鍾就趕到解決了。自供熱以來,他們有選擇地隨訪,掌握供熱情況,隨時調整平衡,保證每個用戶的供熱質量。
在南四61號換熱站,記者在供熱控制顯示器上看到,一次網供水溫度達到97℃,二次網供水溫度50.8℃,回水溫度41℃。『這樣的溫度可以保證居民家20℃以上。』李赫男告訴記者。
在大唐群力供熱分公司集控中心的主控制室看到,一排7臺寬屏幕電腦在不時地顯示著供熱數據的變化,牆上大屏幕正顯示一次供熱管網的出水和回水溫度:出水溫度98.4℃,回水溫度53.6℃。這時大屏幕一角顯示室外溫度為-13℃。
工作人員田志剛告訴記者,所有這些數據和智能控制背後都來自於公司智能控制系統,從設備的開啟、水溫、水流量等調度都實現了遠程控制。現在,公司與中國氣象臺合作,根據哈爾濱市數年冬季溫度變化情況,建立數據庫及溫度曲線模型,室外溫度與供熱量多少相對應,系統會自動根據幾天的天氣預報溫度,自動調節供熱量的生產,保證居民家供熱質量穩定。
對於供熱服務,威立雅公司副總經理姚麗榮告訴記者,他們負責23萬戶供熱,目前供熱質量穩定。公司投訴維修平臺是智能化的,每個維修工人手機都能夠看到自己轄區的投訴情況,凡有投訴,維修人員以搶單的方式接受工作。
記者了解到,多家供熱企業依托互聯網、物聯網、雲平臺和大數據,建立供熱系統服務平臺,根據幾天的天氣預報數據,自動把供熱調整到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