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2日訊 (記者 孫英鑫) 記者12日從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獲悉,為進一步唱響營商主旋律,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將在工作中用『溫度』『強度』『廣度』等『八度』,助力我省優化營商環境跑出『加速度』,助推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進一步整章建制,完善提高,以制度落實保證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確目標任務,緊盯關鍵環節。一要有高度。善於站在全省高度看問題,想辦法,作決策。要以思想解放樹牢趕超意識,把握發展規律,借勢搶抓機遇,敢於向先進比,善於向一流爭,努力在最短時間內使我省營商環境建設工作躍昇到新高度。
二要有溫度。以『職責有邊界,服務無止境』的最高境界,示范帶動政府部門及工作人員為廣大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貼心服務,高效服務,而且是能感知、有溫度的服務,以此不斷提高龍江投資吸引力和產業集聚力,切實增強市場主體和百姓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三要有力度。加大新聞媒體公開曝光和投訴事項查處工作力度,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零容忍』,不管涉及哪一級政府哪一級乾部,一經查實,都要嚴肅問責追責。加大營商環境政策出臺『最先一公裡』和落地『最後一公裡』督辦督查力度,真正讓一大批有乾貨、有溫度、有實效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見到成效。
四要有強度。對阻礙營商環境建設的難點、堵點、淚點問題集中攻堅,以釘釘子精神打攻堅戰、阻擊戰、殲滅戰,做到一件事情抓到底,一個問題抓出頭,讓全省人民真正看到變化,看到希望,提振信心、堅定決心。
五要有廣度。結合《條例》版布實施和《意見》出臺落地,聚焦『三最』問題,緊盯『龔斷行業』,瞄准『政府官員』,牽頭組織和掛牌督辦一批涉及面廣、含金量大的普惠性政策出臺。同時,教育引導政府提高概念創新能力,不斷打造產業聚集、人纔集聚的『窪地效應』,為全省營造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氛圍提供政策支橕和法治保障。
六要有深度。對『承諾即開工』、『辦照即經營』,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等全國首創、省內領先等做法上昇到制度層面,衝破體制機制性束縛,盡快在全省復制推廣。同時,對招商落地的百大項目實行『保姆式』全程跟蹤服務。
七要有速度。加快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平臺建設,加快省市數據互通共享,年底前實現全省『一張網』。督促政府不斷推陳出新『服務菜單』,變政府『固定端菜』為百姓『自由點菜』,讓數據跑助推『數字政務』,以『數字政務』打造『數字政府』,真正用政府工作人員的『辛苦指數』換取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指數』和『幸福指數』。
八要有尺度。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讓『光榮榜』和『曝光臺』共同發力,同時給力。同時,要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為突破口,大力營造積極向上、獨具龍江特色的營商文化,在全社會營造『人人皆為營商環境,人人關乎龍江形象』的濃厚氛圍,使『重商、親商、安商、扶商、富商』在龍江大地形成一種助力全面振興的潮流,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尚,一種黑土滋養壯大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