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訊(記者 莊園)春節假期剛過,位於佳木斯市湯原縣的黑龍江亮子奔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車間裡機器發出低沈的轟鳴聲,隨處可見的工人們正在機器前不停忙碌打包封袋生產木耳菌的菌包,為春種做著准備。隨著佳木斯市近年來鼓勵引導在外發展的佳木斯籍優秀人纔回鄉的政策落實,這家企業也為海外學成歸來的學子隋欣提供了施展纔華的廣闊空間和舞臺。
2006年,大學畢業後的隋欣留學澳大利亞,獲得了悉尼大學分子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雙碩士學位。回國後,隋欣來到了全球最大基因研究機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從事基因檢測研究工作,在這裡他接觸到世界前沿的生物基因研究。『那裡的工作待遇真的很不錯,但四年的時間裡並沒有讓我有更多的機會發揮自己的專長。』隋欣說。
恰逢此時,2013年黑龍江亮子奔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投資人打電話給隋欣,介紹了建廠的規模,並表明急需像他一樣的優秀人纔為企業注入科技力量。了解情況後的隋欣思緒萬千,雖然身在深圳,接觸的都是前沿的信息技術,但是自己還是像浮萍一樣沒有歸屬感。『如果回家,不僅專業對口,而且企業發展的平臺很大,讓我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大的舞臺施展拳腳。』隋欣說。
2014年,隋欣憑借多年在國外和深圳的技術積累,回到了佳木斯。建廠初期,作為技術總監,他就已經意識到傳統的固體菌種培養黑木耳菌包存在雜菌率高、培養周期長、浪費人力等弊端。經過深思熟慮,隋欣引進並改進了液體食用菌種深層發酵培養技術,將生產周期縮短了近一半時間,並且將菌包感染率大大降低,克服了過去食用菌菌包生產中采用固體菌種的種種弊端。同時,隋欣也積極幫助黑木耳種植戶引進吊袋木耳大棚栽培技術以及秋木耳大棚栽培技術,讓黑木耳的產量得到一個大的提昇,在技術層面上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跨越。除此以外,隋欣還全力推進『黑木耳菌包越冬栽培』『基因圖譜技術鑒定黑木耳優良菌種』『黑木耳多糖提取』等項目的前期准備工作。
據介紹,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管理模式,帶動周邊600戶農戶從事食用菌栽培,戶均增收5萬餘元,吸納近300人貧困勞動力再就業,人均增收10000元左右。有機黑木耳生產基地中臨時就業人員800人,其中300人為貧困戶,帶動貧困人員脫貧1000人。還與佳木斯大學簽署協議,產學研聯動,成立『佳木斯大學亮子奔騰實踐教育基地』,為東北地區的食用菌人纔培養和深造提供陣地。同時更放眼海外,不僅與韓國等國家簽訂了供銷合同使黑木耳菌包走出國門,更與美國東北總商會積極洽談,為佳木斯黑木耳打開北美市場開闢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