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 唐鐵威
黑龍江日報2月18日訊 人纔匱乏,一直是影響和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一大瓶頸。鄉村沒有人纔,再好的政策也難以實施,再好的資源也難以利用,這也是目前面臨的重要難題。我們的幫扶村在齊齊哈爾泰來縣,春節前夕,駐村扶貧工作隊與省政協第五分黨組針對農村人纔問題,走進基層走訪鄉村開展了調研。
一、農村引進人纔戰略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人纔匱乏資源不能最大化
例如村民韓大爺說:現在農村是『三流失一不足』,一是鄉村乾部流失;二是外出務工流失;三是農村人纔流失;一不足:勞動力不足。本土勞動力都走出農村去外面打工了,留下來的多為老年人和婦女兒童,在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留守的人員在很難的情況下,依然維持當下的勞動量。
村乾部表示,農村人纔引進匱乏,嚴重影響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從事農業生產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農村空心化嚴重,農村人纔斷檔,青黃不接現象凸顯。隨著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農業產業化和鄉村旅游、鄉村電商等新業態的發展,日益凸顯人纔和人力資源的欠缺,急需從事相關農業生產類的人纔和相關專業技術人纔。限於農村人纔管理專業知識的欠缺,農村人纔在使用和管理上存在混亂和人纔『浪費』現象,致使農村人纔工作雪上加霜。
農村生活環境治理意識欠缺
在對泰來縣的調研走訪中發現,農村基礎設施不健全,農村的廢水處理、垃圾處理系統也很落後,影響全面振興發展,對建設高效公益生態系統有很大阻力。農業垃圾和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對人居生態環境產生很大影響。村民張大媽說:『我們以前都是靠燒荒來處理秸稈。但是會產生大量的煙塵導致對空氣的污染。』
農村各方乾部素質參差不齊
低學歷的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十分常見,雖然他們有的已經是有多年黨齡的黨員,但有的人法律意識薄弱,導致精准扶貧工作在村一級的難度增加。部分基層的包村乾部政治意識不強,對精准扶貧的認識不夠,重視不足,入戶宣傳、走訪走過場,認為出了問題有上面領導頂著,大事小事全靠上面派的第一書記,缺少主動謀劃、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造成精准扶貧的依賴性增強、執行力不足。
在治理工作上亟待加強黨的領導
在各村各屯,在橫向以及各級黨支部村委會為中心,充分發揮黨支部村委會成員單位和專項工作組的作用。通過『橫』『縱』架構和『條』『塊』拓展構成社會治理的四梁八柱。在推動上扭住『治』與『理』兩個關鍵,在『治』上突出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事件、重點人員、重點因素;在『理』上抓住人、地、事、情、組織五要素,突出校園、農村社會治安亟待加強要有切實的切入點。
基層治理之難,不僅難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更難在如何有效調動廣大基層乾部的積極性、創造性。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事實上,就算上面的政策千好萬好,若乾基層不能落實、不願落實、不善落實,無異於一紙空文。想要讓老百姓綻放笑顏,關鍵還是要靠基層乾部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倘若任由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蔓延最終損害的是群眾的根本利益,傷害的是大家乾一番事業的進取心。
扶貧項目、扶貧資金依法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法治理念需要進一步提高
在扶貧項目落實、扶貧資金使用上,仍存在『跑冒滴漏』的現象,項目給誰,不給誰,不看企劃看面子的現象仍然存在,導致想做事情的和需要扶貧項目的由於沒有關系落實不了項目,落實的項目到了不想乾事的村屯又推動不起來的現象。
二、關於我省農村引進人纔戰略扶貧工作的解決方案
培養本土人纔。當前,農村普遍缺少懂三農、懂市場、懂管理且能紮根農村乾事創業的適用型人纔,導致很多鄉村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在發現和使用農村人纔的問題上,眼睛不能只盯著外面的世界,還要善於從腳下的土地上去發現人纔,培養『本土能人』。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其次,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
振興發展要走回來,農村要振興,就要改變人纔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讓曾經『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來』,實現『人纔回流』,把在城市裡積累的經驗、技術以及資金帶回本土,造福鄉梓。借血緣、親緣、地緣紐帶,通過搭建感情聯絡平臺,引導扶持在外鄉賢、原籍大學生以及優秀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興業。
讓優秀乾部走到村民身邊。組織我省廣大青年乾部,特別是優秀的處級以下乾部,由省委、組織部、省直機關工委組成年輕乾部小組到我省廣大農村進行輪值鍛煉,以高學歷乾部以及從農村走出來的人纔乾部為主。鼓勵優秀年輕乾部到農村去,選拔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有抱負的優秀年輕乾部到農村一線去,全力開展農村脫貧攻堅工作,用脫貧攻堅的實際成效支橕鄉村振興。
健全人纔激勵機制。通過加大人纔激勵,激發農村實用人纔創新創業熱情。對技術管理水平、解決農業生產和技術推廣等實際問題以及帶動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強,並具有特殊專長、貢獻突出的可以破格晉昇和評定相應的技術職稱。注重從優秀農村人纔中發展共產黨員,並作為村級後備乾部培養對象,有計劃地推選優秀人纔進入村級班子。對發展農村經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纔,政府部門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使之在農業開發項目、農業貸款、技術資料和生產物資的獲得等方面享有優先權。
用好『兩牌兩經』,需要相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要鼓勵大家回鄉創業。現在的城裡人,往上數三代,大都來自農村,只要有機會,很多人都有回報家鄉的願望。要打好『鄉情牌』『鄉愁牌』,念好『招纔經』『引智經』,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的環境留住人。完善相關的制度引領與保障,積極鼓勵外出人纔回鄉創業,千方百計吸引走出去的農村青年『回流』,通過一系列扶持政策,解決返鄉創業過程中面臨的融資、用地、服務、風險應對等難題,讓城鄉各類人纔在回饋鄉裡、致富鄉村中實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