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汽車市場將迎來寒冬?大慶車市能否延續逆市增長
2019-02-21 09:39:47 來源:大慶網  作者:戴小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21日訊 去年下半年的車市寒冬,讓車企或收購、或轉讓、或淘汰,行業洗牌加速,但大慶車市卻逆勢飛揚,汽車保有量持續上漲,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了65.2萬臺

  車市能否延續逆市增長

  人來人往,是2018年車企的真實寫照。

  不少企業經歷了2018年下半年的車市『寒冬』,已經逐漸暴露出市場經營的短處和痛點,他們或收購、或轉讓、或淘汰,行業洗牌正在加速。

  與全國汽車銷售下滑5.8%不同,大慶車市逆勢飛揚,汽車保有量持續上漲,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了65.2萬臺。

  有人預測,2019年汽車市場將迎來寒冬,銷量會進一步下滑。大慶車市能否獨善其身,銷量能否繼續上漲?

  全國車市『減速』,大慶未『剎車』,汽車保有量達65.2萬臺

  在油田企業上班的李先生從去年4月份開始就張羅買車,和愛人一有空便去光顧汽車4S店、汽車展銷會等。『考慮到收入、油耗等,我們最後選了尼桑系列』,李先生告訴記者。

  近年來,得益於經濟發展、政策推動、大慶居民對汽車產品需求旺盛,全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加,並屢創新高。2018年,大慶車市業績不俗。根據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65.2萬臺,其中私家車佔據絕大部分比例。

  從過去幾年的統計數據來看,2014年底時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了51.4萬臺。2017年,這個數字成功突破了62萬臺。僅一年之後,數字再次被刷新,變為65.2萬臺。還有一個數據同樣引人矚目: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當年新注冊的機動車數量為43612臺。

  盤點2018年,大慶世紀集團總經理遲尚穎滿臉喜悅。她告訴記者,2018年,福特在大慶市場全年銷售新車1200臺,成功取得了2018年度長安福特東北區經銷商市佔率第一的好成績。

  2018年,從全國來看,汽車銷售量下滑5.8%,全國車市『減速』,大慶卻未『剎車』。

  大慶佰邁車行蔣琦告訴記者,是多種因素讓大慶車市銷售表現不俗。

  一是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日子越來越好。市民兜裡有錢了,買車的願望很容易實現。

  二是全年多款車整體降幅較大。無論是進口車、合資車還是國產車,其新車優惠幅度很大。

  三是買車落戶便捷。去年新建的大慶市公安局綜合服務大廳正式投用,市民買車辦手續、落戶、上牌照等等可一站式辦結。

  四是各種汽車展貫穿全年。汽車銷量增長,離不開汽車銷售企業的薄利多銷和各類車展的推銷,2018年大大小小的汽車展會貫穿全年,各種優惠層出不窮促進了銷量。

  二手車的高性價比、合規經營、透明的價格使得市場越發活躍

  元旦剛過,林松就把一輛心儀已久的本田CRV買回了家。只是,他買的不是新車,而是一輛二手車。『這輛車是2017年款,開的公裡數也不多,沒有維修記錄,比買同款新車省下6萬塊錢,性價比超高。』林松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慶人在購車時選擇二手車,因為相對於入手即貶值的新車而言,二手車性價比相對較高。尤其是8成新以上的二手車銷量非常好。

  『大慶二手車這幾年一直很火爆,人們越來越不願意直接購買新車了,因為貶值太快』。二手車販李雷告訴記者,近幾年來,二手車的銷售情況一直好於新車。『除非是對新車新款、新配置有特殊追求,否則一般都會選擇購買二手車,因為二手車性價比更高。』

  遲尚穎也表示,大慶汽車銷售保有量是在持續上漲,但基本賣的都是二手車,受外部大環境的影響,新車的整體銷量是逐年下滑的。

  經歷,他的判斷則更加具體。他說,大慶人購買的第一輛車,90%是新車。而購入第二輛車時,約有50%-60%的人會買二手車。

  蔣琦多年從事二手車、新車交易。他告訴記者,2018年,無論是傳統的電視廣告,樓宇電梯,戶外站牌還是院線電影的片頭等等,隨處可見二手車廣告。同時,二手車從業者也大量增加,這說明了大家對此行業發展的信心,也是二手車需求量在日益增長的一種體現。

  當很多同行認為2019年會是汽車行業特別難做的一年時,蔣邁卻認為,2019年是最有機遇做實二手車的一年。因為二手車的經營越來越合規、價格越來越透明,同時新車在上一年的優惠已接近低谷,對二手車的衝擊將降低。

  從車商的角度來看,這只是大慶二手車市場的一個側寫,而交警部門的數據更能證明我市二手車市場的活躍程度。

  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平均每天二手車交易量在400臺左右,年均交易量在10萬臺左右,每臺車按照8萬元來估算,二手車年交易額達80億元。若將二手車按照每年15%的增長率計算,預計2021年全市二手車的年交易量約為19萬臺,交易額將會達到152億元。

  車市兩極分化更明顯,自主車企、規模小技術弱的車企競爭壓力大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汽車越來越普遍,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要買車。可記者采訪時,市民王強卻給出這麼一句話:『有錢也不買車!』

  他給出了四點理由:一是貶值,汽車是消耗品,買到手裡就貶值;二是成本高,養一輛車,要加油、買保險、保養,冬天還要給它租暖庫,費用很大;三是高速費貴,有了車就喜歡自駕游,需要不少過路費;四是冬季開車遭罪,如果沒有暖庫,冬天車發動費勁不說,車裡還冷。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俊平表示,進入2019年,車市確實不容樂觀,市場格局兩極分化顯然會更明顯。除了宏觀經濟帶來的市場壓力,去年發布的行業政策或也將在今年繼續對行業施加影響,新能源汽車將繼續增長,而傳統車企的市場分化將進一步加劇。

  首先,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這對於去年下半年『風景這邊獨好』的新能源車企影響不小。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05.3萬輛,同比增長82%。國家對其發展的支持一如既往,但補貼政策的門檻更加嚴苛,那些過度依賴政策補貼,又沒有過硬產品的企業今年的日子恐怕要難過了。

  其次,合資股比限制放開。國家發改委去年4月17日宣布,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合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合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這意味著,最多經過五年過渡期,我國20多年前制定的合資企業外方不得超過50%的股比限制政策將被打破,自主車企的競爭壓力或將更加沈重。

  此外,『雙積分』政策和國六標准實施。隨著《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傳統車企和新能源企業之間的積分交易更加頻繁,更有甚者還會出現企業轉型和兼並的情況,這對不少勢力弱、產能小的企業來說更加嚴峻,規模小、技術實力薄弱的企業被關停並轉已是大勢所趨。

  新能源汽車能否助力大慶車市續演『上漲傳奇』?

  年初至今,油價已經『三連漲』,很多有車族發出『買得起開不起』的感慨。但是看著最近路上不斷增多的綠色牌照汽車,記者不禁想問,新能源汽車時代是不是真的來到了?新能源汽車能否助力大慶車市續演『上漲傳奇』?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讓任凱很糾結,原因是擔心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擔心偏遠地區行車不方便,擔心電池續航能力不足。

  2018年12月11日,經過兩個月的試運行,10臺新能源客車正式上路。這10輛純電動客車,是大慶油田為通勤車綠色出行專門購置的。新能源通勤車充電非常方便,晚上停在車庫內,3.5-4個小時就能讓一臺車充滿電。『這10臺客車,將在大慶度過漫長的冬季,為新能源汽車在高寒地區全面運行「試水」。如果它們能順利完成任務,那麼,新能源汽車將在大慶乃至東北地區,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趙俊平表示。

  記者采訪了解到,新能源汽車已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得新能源者得天下』的說法已成為大部分車企的共識,在各家車企的戰略版圖上,新能源車型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的新能源車型已不再停留於『能造』這一階段,而已開始進入『造就高品質』階段了,新能源汽車正式進入2.0時代。

  對於2019年大慶車市的發展趨勢,遲尚穎認為,2019年,大慶汽車市場將進入周期調整階段,這個時期,將對車企經銷商的綜合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持續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更高性價比的產品,更完善、更貼心的服務,纔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纔能成為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牌和最信任的經銷商。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