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5日訊 省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黑龍江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2月11日,《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重塑營商新環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營商環境』再度成為高頻熱詞。結合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思路目標是什麼?有哪些新舉措新辦法?如何做到環境再優化、『辦事不求人』?就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琢。
記者:去年10月,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掛牌成立。作為首位『掌門人』,請介紹下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具體職能。
張琢:我局肩負著建設和監督兩大職能,建設職能是優化環境的美容師,監督職能就是去污除垢的清潔工。建設的主要內容有三大方面:一是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優化流程再造,推進『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制度機制建設;二是繼續加大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建設,繼《條例》和《意見》出臺,我們還將陸續制定《優化營商環境監督辦法》等,為我省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完善的法治保障;三是完善考核評價機制,用考核評價制度,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縱深發展,倒逼責任落實。監督職能有四項:規范公權力行使,依法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
記者:我省營商環境建設的最大難點是什麼,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又確定了什麼樣的工作方針?
張琢:開展監督也好,實施建設也好,都要統籌考慮我省營商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我省乾部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還有較大改進空間;二是綜合經營成本較高,比方說融資難融資貴、物流成本高等;三是『三偏』(產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纔偏少)『四短』(體制機制短板、經濟結構短板、開放合作短板、思想觀念短板)問題;四是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指出的『總量不大、速度不快、質量不高、內生動力不足』等難題。
面對這些情況,在成立之初,我局經過深入調研學習和反復論證,確立了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攻堅戰:一是制定『三定』方案。圍繞『123』工作思路目標,即建設『一個中心』,即黑龍江省政務大數據中心;突出『兩項職能』,即建設和監督職能;構建『三個體系』,即制度建設體系、監督問責體系、考核評價體系,確立了職責職能。二是著眼優化營商環境法治化,在省人大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高票通過了《條例》,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法治保障,解決了依法優化營商環境問題。三是著眼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落實,新出臺《意見》為優化營商環境落實了責任,解決『怎麼乾』和『誰來乾』問題。應該說,這三大攻堅戰,為優化我省營商環境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是如何開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張琢:在大討論活動中,我們抓了四個關鍵點:一是站位高,就是站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站在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高度,來開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二是格局大,就是要以人民為中心,大討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以人民為中心;三是視野寬,就是立足龍江,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來研究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四是范圍廣,就是把大討論放到社會中、放在企業中、放在人民群眾中,與人民群眾關切的問題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在哈爾濱新區推行的『4+1』套餐,就是我局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的一個重要創新成果。『4+1』套餐內容是實施『承諾即開工』『辦照即營業』『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4大創新舉措,『1』就是『融轉服』工作理念。比如『承諾即開工』,企業投資項目落戶新區後13個工作日即可開工,可為企業投資項目節省100多天時間,屬於全國首創,彌補了我省項目投資的區位短板。
記者:優化營商環境對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有哪些?
張琢:關於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要圍繞7句話、21個字來進行,那就是『降門檻、減環節、優流程、拓空間、增便利、抓評價、強服務』。通過『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大限度降稅減費,實現『網上辦、就近辦、馬上辦』和『一網通辦』,整體提昇便利化水平。
在這裡,我著重介紹下『強服務』。因為,通過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也好、降稅減費也好,終究會遭遇『天花板』,只有服務無止境、無邊界,有深度可挖掘、有空間可拓展。
我們把優化服務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最高層級來推進落實,為此,我們狠抓兩項工作:一是全面推行營商環境『融轉服』工作理念,『融』,就是將部門職能融入黨委政府中心任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融入企業需要、融入民生期盼。『轉』,就是轉變觀念、轉變作風、轉變職能、轉變監管方式。同時,要通過政府機構改革、供給側改革,將政府行政職能變成服務功能,行政能力轉變成服務經濟發展動力,將改革勢能轉變成助推經濟發展動能。『服』,就是做到創新服務、優質服務、規范服務、高效服務。倡導政府及部門不斷推陳出新『服務菜單』,推動由政府『固定端菜』向人民『自由點菜』轉變,當好金牌『服務員』,切實提高政府供給服務效率、提昇政府服務供給質量。二是當好服務企業的金牌『服務員』,大力推行『我幫辦』機制,進一步唱響我們負責雨露陽光,企業負責茁壯成長;你來投資發展,我負責保駕護航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