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關注 | 大慶高新區法院:看基層法院建設發展的『高新模式』
2019-02-28 10:37:15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近年來,大慶高新區法院把准方向路徑,深研需求增量,直面角色擔當,以文化建設為切入,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凝聚起乾事創業的蓬勃朝氣,形成了基層法院建設發展的『高新模式』。

  堅決跑好自己『這一棒』

  面向憲法宣誓

  北方的冬天,寒氣徹骨。走進大慶高新區法院辦公區,映入眼簾的是打電話、寫材料、看卷宗、准備開庭、外出辦案等一幅幅緊張有序的工作場面。

  『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路上,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決心跑好自己「這一棒」。』高新區法院分黨組書記、院長李卓琳說。

  『一句承諾一生的實踐,一個忠字譜寫金色華年』是高新區法院院歌中的一句話。『三個助力』便是高新區法院在政治思想建設中破局的先手棋。

  以議事決策為助力,分黨組班子牽頭把總,將政治思想建設成效與績效考評和序列管理掛鉤。以崗位建功為助力,在執行分黨組決策部署,投身司改、執行、幫扶等工作時,班子成員和黨員乾部走在最前面。以系統推進為助力,分黨組統籌把控,黨總支牽頭,黨支部、團支部、工會密切配合。

  『做鐵人式乾警』已成為高新法院人的共同目標。近兩年,法官人數未增加,全院收案11998件、結案11377件,較往年同比分別增長19.6%和18.5%。其中,執行案件受、結案同比分別增長92.8%和87.5%。

  為事業插上圓夢的『羽翼』

   未成年人犯非監禁刑判後幫教網絡平臺

  『誰搶佔信息化先機,誰就掌控了現在;誰擁有互聯網+思維,誰就擁有了未來。』高新區法院副院長沈洪慶說。

  前不久,高新區法院未成年人犯非監禁刑判後幫教網絡平臺入選最高人民法院舉辦的『人民法院改革開放40周年成果展』。該平臺投用以來,已開展判後幫教28人、心理答疑800餘人次、線下諮詢120餘人次,送入對口職業培訓機構學習8人。

  自動化、模塊化、一體化、安全化的平臺功能設計,有力推動防控幫教主體由『政法一條龍』向『社會一條龍』轉變。特別是與新華職業學校、鑄成社工服務中心等機構的簽約,拓寬了被幫教人員回歸社會的渠道。

  與此同時,高新區法院堅持與時俱進、循序提昇,先後完成了24套硬件系統和數字化法庭、視頻會議、樓宇監控、多媒體發布等十大軟件系統42個子系統的建設,完成網絡查控、信息共享、信用懲戒、單兵指揮等『多位一體』的執行指揮中心,推動實現庭審科技化、流程自動化、政務信息化。

  做社會和諧經濟振興的『助推器』

  訴訟服務中心

  高新區法院堅持優化布局、做實細節、突出特色、注重層面,將審判融入多元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循序提昇服務保障水平。

  高新區法院與司法局密切協作,創立五個調解室,分別為『老丁』調解室、特邀調解室、社區調解室、律師調解室、訴訟與公證協同工作室。

  組建了法院專職調解員隊伍,與司法局對接確認人民調解員、行政調解員和律師調解員共201人,建立健全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名冊,探索建立一整套調解方法體系。

  同時,在五個社區建立法官聯絡站,將轄區劃分為38個單元網格,確保每個單元網格至少1個人民調解室、每室至少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1名對接聯絡員,委托調解成功率平均達到50.26%。

  『公眾開放日』活動受邀人員參觀文化長廊

  近兩年,高新區法院深入轄區走訪調研42場;開展『五進』司法服務活動23場次;舉辦『法院開放日』活動29場次,邀各界人士1300餘人次走進法院,感知法院工作,感受陽光司法。

責任編輯:郭麗穎

【東北網專欄】黑龍江省法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