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鄉和鏡泊湖讓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成了邊陲網紅,東北那句老話『不出正月都是年』配上這三月的暖陽,映得整個城市一片祥和。
『比這些都出名的是我們這裡有一名會'催眠術'的刑事法官。』牡丹江市東安區人民法院院長周濤這樣向記者評價這位法官。
鄰家大姐讓司法有熱度
2月27日早上8時20分,《法制日報》記者隨黑龍江高院組織的『今天我當班』采訪組來到牡丹江市東安區人民法院,在庭長辦公室見到王洋時她正在與人微信視頻通話。
『小磊你到湖州了吧,今天去單位報到了嗎,你是不是染頭發了,盡量不要染太過奇特的顏色,心思要多放在工作上……有什麼事情及時跟姐聯系。』

王洋與被告人小磊視頻通話
要不是話尾跟對方稱自己是姐姐,記者真誤以為視頻通話的是王洋自家的兒子。經過一番了解得知,微信視頻通話的人叫小磊,2018年因故意傷害被王洋法官判處了有期徒刑7個月。
王洋說,小磊今年剛滿24歲,6年前離開家鄉牡丹江去了外地一大型民營工廠上班,2018年春節回牡丹江過年,同學聚會期間因為班裡一名女同學受了欺負便與他人發生衝突,造成對方輕傷。
一般對於有工作單位的刑事犯罪人員,判決只需要郵寄送達到工作單位即可,但王洋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專門向領導請示後帶著判決書親自跑了一趟。王洋面對面與小磊單位領導介紹了案情,指出這是一起偶發犯罪,小磊有深刻的悔罪表現和改正錯誤的決心,希望單位在他刑滿釋放後能夠繼續讓其回來工作。單位領導了解了情況後欣然接受。
一大早的微信視頻通話就是王洋對剛返回工作地的小磊進行跟蹤回訪。
鐵面法官讓司法有力度
8時30分一上班,作為刑庭庭長的王洋向她的助理明海交代一天的主要工作,並對上午開庭的輕刑快審三起案件進行布置,話畢大家都分頭忙了起來。

王洋開庭審理案件
9時許,身著法袍、手持法槌的王洋與上班前那個微信視頻裡的大姐姐形象判若兩人。一起危險駕駛、兩起盜竊犯罪的嫌疑人一同被法警帶上法庭,大約半小時,王洋分別對三人進行了審理和宣判。
不同的是宣判後王洋增加了一個法庭教育環節,『李某某你知不知道危險駕駛對社會的危害性有多大……牛某的盜竊犯罪會讓你的家人對你多麼傷心,要修補好給家人帶來的傷害,刑滿後一定要加倍做個好人你明白嗎。』
心理諮詢師讓司法有溫度
周濤告訴記者,王洋始終杜絕『只審不管,一判了之』的做法,突破條條框框,將諍友之心、良師之情、慈母之愛從庭上延伸到庭下,從案中延伸到案後。

王洋法官為前來做心理輔導的父子做測試
下午2時許,一位中年男人帶著自己的兒子小冉來到法院,在心理諮詢室裡王洋法官為他們做了一個小時的沙盤心理測試以及心理輔導。『你覺得自己父親可以用哪個模型代表,母親能用哪個模型代表,挑選出來放到沙盤裡……』記者發現,不穿法袍的王洋仿佛又變回了早上那個知心姐姐。
王洋告訴記者,小冉剛滿16周歲,於今年1月在路邊盜取了一輛送外賣的電瓶車,並將裡面的餐食吃掉,經鑒定作價1700元。小冉這個孩子的挽救價值特別大,雖然父母間偶有矛盾爭吵,但並非不可調和。王洋最終對其判處了緩刑,並決定對其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全面的輔導。
據了解,自1999年東安區成立全牡丹江市四個主城區內唯一的未成年犯罪審判庭起,王洋就兼任庭長,至今已有20年。在她看來,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必做到『三看』,即:透過行為看心理;了解過去看本質;根據現場環境和生活環境看原因,較好摸清了被告人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因人施罰。
為了能更好的擔任起未成年犯的挽救工作,2009年,王洋自費參加了國家心理諮詢師的培訓,並於2010年取得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的資質。
九年來,王洋做了數百起心理乾預,讓她真正感受到溝通是對被告人最好的關愛。她通過SAS量表來考量被告人的焦慮程度,她通過沙盤游戲來挖掘被告人潛意識的心理活動,她通過『催眠技術』來療愈被告人的心理疾病。正是堅持從『心』抓起,對被告人『把心脈、破心障、塑心性』,王洋幫助一個個失足的未成年人走出了人生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