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政策解讀:《優化醫療衛生環境 『看病不求人』實施意見》
2019-03-06 15:3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6日訊(記者 杜筱)日前,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印發《優化醫療衛生環境做到『看病不求人』的實施意見》,要求在全省醫療機構做到『看病不求人』。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對該實施意見進行了政策解讀。

  一、研究制定《實施意見》)的背景是什麼?

  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努力做到『辦事不求人』。為加快推進『辦事不求人』向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延伸,在2019年全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省政府要求在全省衛生健康系統率先開展『看病不求人』。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生活方式和健康需求也在發生顯著變化。人們更加重視生活質量和健康權益,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還要求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對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衛生與健康服務寄予更高期望。

  從全省情況看,自2018年啟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來,全省醫療機構不斷完善落實預約診療制度、遠程醫療制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醫務社工和志願者制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不斷創新醫療服務模式,醫院院容院貌及醫療服務質量明顯改進。但是從總體上看,我省醫療資源配置的科學性、服務組織的連續性仍然有待加強。

  為貫徹省政府決策部署,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滿意的衛生健康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安全感、信任感、獲得感,省衛生健康委在廣泛調研和充分征求意見基礎上,制定了《實施意見》。

  二、《實施意見》的總體要求是什麼?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牢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衛生健康改革發展,以患者為中心,以改善醫療服務體驗為路徑,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措施,以建設醫患誠信體系為保證,針對人民群眾就醫體驗中最突出的問題,全面優化醫療衛生環境,努力做到『看病不求人』,讓患者掛號少排隊、候診少等待、檢查少跑腿、取藥少麻煩、診療更暖心、服務更貼心、付費更放心、住院更省心,實現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打造新時代醫療服務新格局。

  三、《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緊緊圍繞群眾最關注的看病信息、看病過程、看病結果,全面加強醫院管理,著力優化服務流程,確保做到4個『看病不求人』。一是通過公開相關醫療資源信息,拓寬醫療信息來源渠道,為基層配置優質醫療資源,確保『找專家不求人』。二是通過建設網上掛號預約平臺,建立預約檢查診療制度,確保『掛號不求人』。三是通過入院准備平臺和出院服務平臺的設置,確保『住院不求人』。四是通過更加便捷的查詢方式和更加主動的告知方式,確保『看病結果不求人』。

       四、《實施意見》對群眾關注的看病信息方面有哪些內涵要求?

  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全面公開醫療服務信息,確保醫療資源和診療流程公開透明,從根源上消除醫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重點公開院務信息、號源信息、排隊信息、價格信息、費用信息、醫保信息、流程信息、服務信息、人員信息、導航信息等10個方面信息。

       五、《實施意見》對群眾關注的看病流程方面有哪些內涵要求?

  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全面優化醫療服務流程,通過優化網上掛號、預約診療等一批『網上辦』流程,優化首問負責、門診退費等一批『馬上辦』流程,通過優化入院設置、出院服務等一批『一次辦』流程,優化綜合服務、投訴溝通等一批『我幫辦』流程,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確保就醫方便快捷。

       六、《實施意見》對群眾關注的看病結果方面有哪些內涵要求?

  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從強化制度建設入手,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提昇醫療服務同質化程度,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高效醫療服務。健全完善首診負責、醫護服務承諾、信息公開查詢、醫療知情告知、醫院會診轉診等制度。

  七、《實施意見》有哪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准確把握『看病不求人』的重大意義和方法舉措。要強化責任意識,醫院院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掛帥、一線指揮,各科室負責人作為具體責任人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與所屬醫療機構簽訂《落實『看病不求人』責任書》。

  二是加快推進落實。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本單位『看病不求人』實施方案,迅速落實落靠當前『看病不求人』各項工作任務措施。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督導檢查,對『看病不求人』目標任務未能落到實處的醫院,給與院長約談、誡勉談話、黨紀政紀處分。

  三是加大監督問責。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嚴禁部門領導、醫院人員帶熟人插隊加塞,掛人情號。對不遵守規定依然利用職務之便帶人插隊、加塞就診的,一經查實給予警告處分。對在工作時間內脫離崗位帶人插隊、加塞就診的,按脫崗處理。對在門診診療、排隊檢查、住院等待、床位安排、手術次序等方面給『求人』者以特殊照顧的,給與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執業。

  四是廣泛宣傳引導。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社會新聞媒介、各種新媒體和院內宣傳欄、牆報,積極宣傳『看病不求人』的目標任務、具體舉措,營造濃厚氛圍。要向社會發布《醫護人員落實『看病不求人』承諾書》,接受社會監督。

  八、《實施意見》的出臺,能為老百姓帶來哪些健康紅利?

  《實施意見》通過優化各項服務流程,強化各項制度建設,更加精准對接和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可以讓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健康紅利,在看病就醫時更省心、省時、省力、省錢。

  一方面可以化解『看病煩』與『就醫繁』。醫院通過不斷拓展醫療服務的時間空間,提高醫療服務供給與需求的匹配度。以掛號難為例,很多醫院不僅開發了自己的手機APP,還加入了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搭建的預約掛號平臺,把醫院號源放在一個號池裡,患者通過互聯網、手機、電話都可以進行掛號。另外,患者可以在線完成包括候診、報告查閱等多個環節,不用多跑路,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另一方面可以將優質醫療資源和優秀醫生智力資源送到老百姓家門口。通過各級各類醫院安排專家到社區建立『名醫基層工作室』的方式,從某種程度上可以使資源更加合理配置,把醫療資源和醫生智力資源補充配置到一些匱乏的地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改變資源不均衡的情況。例如,通過『名醫基層工作室』,把大醫院與基層醫院、專科醫院與全科醫生連接起來,幫助老百姓在家門口及時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大幅提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鼓勵醫療聯合體面向基層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等服務,推動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幫助緩解老百姓看病難問題。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