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讓優質教育的陽光灑進每個角落 黑龍江省全國政協委員談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19-03-09 07:41:2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瑋 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9日訊 教育關乎你我,教育影響未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抓緊解決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怎樣使教育更加優質普惠,真正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省全國政協委員對於教育發展,有話要說——

  孫東生委員

  讓高寒邊境地區教師感受溫暖

  『高寒邊境地區學校布局分散,由於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加快,學生向大中城市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農村和邊境地區的學生逐年減少,班額縮減較嚴重,師生比遠低於國家標准,教師超編和結構性短缺問題日漸凸顯。』全國政協常委、副省長孫東生告訴記者,同時教師年齡整體偏大,難以形成合理梯次結構。教師補充困難,『招不來、下不去、留不住』現象突出。教師落後的待遇保障,也使這項事業發展環境缺乏吸引力。

  孫東生委員建議,加大對高寒邊境地區教育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改善高寒邊境地區鄉村學校辦學基本條件、教育資金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等各方面條件,加快推進艱苦邊境地區教育事業發展。針對邊境地區教師單獨設置『國培計劃』項目,優先滿足邊境地區教師培訓需求,切實提高邊境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將高寒邊境地區教師納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實施范圍,享受同等補助並適當提高標准。在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向高寒邊境地區教師傾斜,以吸引更多優秀教師到高寒邊境地區從教,興邊富邊,穩邊固邊。國家『特崗計劃』進一步向高寒邊境地區農村教師傾斜,增加『特崗計劃』招聘數量。對高寒邊境地區可以單列『特崗計劃』指標,並允許服務期滿正式進入教師隊伍的『特崗教師』在縣域內調劑,解決縣鎮學校教師嚴重短缺問題。

  張顯友委員

  全面推進全國兒童健康教育

  當前,除視力低下、齲齒外,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成為兒童常見疾病。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張顯友建議,推進全國兒童健康教育工作,要在教育對象、教育平臺、教育政策等問題上下功夫,並在構建『教育格局』上發揮作用。

  張顯友委員說,面向不同教育對象,宣傳兒童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要有針對性地逐步改善當前普遍存在的重醫療、輕預防、輕教育的現象。他建議科學規劃、加快建設兒童健康教育平臺。可以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為基本場所,與教育部門密切配合,對衛生設施、營養膳食、體格鍛煉、健康檢查等內容做出明確規定。加強兒童健康教育政策扶持。發展正規的、有執業資格的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等不同級別的兒童健康教育專業組織機構,推動其向社會化、實體化、法治化方向發展。制定合理的政策,創造社會支持環境和物質支持環境,建立並完善適應社會發展的兒童健康教育促進工作體系。以行為矯正為基礎,以合理膳食、心理疏導為關鍵。如調整學生午餐的營養結構,增加豆豉等營養食品的攝入,發揮日常飲食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推動兒童健康教育服務向農村和偏遠地區延伸,提供更加均等化的兒童健康教育公共服務。把兒童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健康中國建設體系,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大群體』工作格局。

  龐達委員

  打通『互聯網+教育』『最後一公裡』

  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龐達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我國尚未全面普及推廣與現行教學大綱相吻合、與統編課本相同步的電化教材,書本教材仍是唯一主體教材。很多教師,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一塊黑板、幾根粉筆』。而且,一些教師也不能熟練運用新的電化教學設備,導致即使有新設備也處於閑置狀態。由於尚沒有國家統編的電化教材,市場供應網絡課件等電化教學產品制作缺乏規范、經營缺乏監管、應用程度偏低等問題,制約著現代化教學的發展。

  全面提昇『互聯網+教育』發展水平迫在眉睫。龐達委員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整合,逐步形成書本教材與電化教材並行的新的教材體系。組織教學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全國優秀教師等名師資源,按照教學大綱編寫制作全國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電化教學課件和視頻教學教材,並使之成為普遍應用的基礎教材之一。加強教學技能培訓和應用,使電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並逐步成為普遍的教學手段。把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作為高等師范教育畢業生必備的重要基本技能,加強對現職教師的實用技能培訓,支持農村貧困地區應用『互聯網+』改善教育條件、提高教學水平。加強教學設施配備和管理,提高設施利用水平。制定並實施全國統一的教學設備配置標准,拓寬資金渠道,鼓勵社會力量采取捐贈等方式支持貧困地區改善教學條件。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2019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