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張慧代表:用濃厚鄉情澆灌民族之花
2019-03-11 06:41:3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程瑤 徐旭本 郭俊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10日訊 『請少寫我,多宣傳我們鄂倫春族,多寫寫我們的民族文化……』每次采訪我省全國人大代表、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張慧,都會聽到她三番五次說出這樣的請求。作為我省僅有的幾個80後代表之一,笑容甜美、身材嬌小的張慧大多數時候說話語氣都是穩重而平和,但每當說起鄂倫春人、鄂倫春的藝術團、鄂倫春的馬和馬隊,她的語氣就變得輕快跳躍起來,神情也變得眉飛色舞。『在鄉親們的眼中,我是他們的孩子,也是他們的驕傲,他們對我的期望和要求、包容和理解,正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我要當好黨和國家與基層百姓,特別是少數民族百姓的「連心橋」。』張慧動情地對記者說道。

  1984年出生的張慧是土生土長的新生鄉鄂倫春族,2008年在大連民族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畢業後,順利進入當地一家外企工作。但家鄉駿馬奔馳的身姿、山林曼妙的倩影總在她腦中閃回。2010年,她毅然回到家鄉,先後在愛輝區畜牧局、地方社保局和公別拉河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

  為家鄉代言,為民族出力於張慧早已是常態。2013年是黑龍江省鄂倫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張慧就花了兩個月的業餘時間遍訪了愛輝區所有的鄂倫春族居住的地方,整理出一份《關於對黑河市愛輝區鄂倫春族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裡,擁有愛輝區戶籍的582名鄂倫春族群眾從姓名、年齡等戶籍信息到職業、住房等基本情況一目了然,為當地政府後續不少政策的制定提供了詳實的決策依據。

  2014年,張慧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新生鄉任黨委副書記。新生鄉雖然距黑河市區距離不是很遠,但為了專心工作,張慧每周末纔回家與丈夫團聚一次。趕上春秋兩個防火期,更是每次都連續一個多月在鄉裡值守,寸步不離。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精神,張慧帶領全鄉百姓走上了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致富之路。鄂倫春原始部落體驗區、已經有65年歷史的護林馬隊、展示鄂倫春原生態節目的刺爾濱藝術團等等,這些由獨具特色的鄂倫春傳統民族文化衍生出的文化旅游產品讓新生鄉從密林深處走進了五湖四海游客的視野中。『我們的鄂倫春馬是全國四個瀕臨滅絕的馬種之一,我們用野豬和家豬雜交繁育出的二代「溜達」野豬肉更是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在國家扶持下開展的這些特色養殖以及掛袋木耳、松杉靈芝等特色種植,都是我們鄂倫春人奔向鄉村振興的獨家「法寶」。』一說起鄉裡的事兒,張慧的眼中就綻放出光彩。

  回憶起得知自己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瞬間,張慧說那種激動和喜悅任何言語都無法形容。『我不是為了自己高興,而是為黨和國家能如此尊重、重視我的民族而高興。』

  張慧告訴記者,履職一年來,她越發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是沈甸甸的。既然代表一方人民共商國是,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履職能力,從更高站位出發,盡心建言獻策。因此,一年來,張慧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堅持廢寢忘食地學習,並在今年年初通過了大連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筆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建設自己的家鄉,因此我更要全心全意付出,要提出更符合實際的建議。這些建議能夠落地,讓我的民族更加富強、興旺,纔是我最大的心願。』張慧這樣說。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2019全國兩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