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向秋代表:建議將富硒產業提昇到國家戰略

2010年前,普遍認為黑龍江省為貧硒地區,後經原國土資源部兩次項目勘測,發現黑龍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有兩條富硒帶,不僅開發潛力巨大,而且可以為國人提供大量富硒營養健康食品。但是,由於富硒產業開發在我國尚屬新興產業,在產業開發及相關配套建設上還存在諸多問題,鑒於此,建議:
一、統籌規劃設計。建議將富硒產業這一事關全民族身體健康的大事提昇到國家戰略高度,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制定專門的富硒產業開發規劃,統籌安排全國富硒產業開發工作。二、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對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科技知識宣傳普及。三、完善標准體系。建議由國家行業主管部門集中研究制定完善的、符合中國人群實際需求和產品開發實際的富硒產品標准。
龐達委員:提昇『互聯網+教育』水平

教育發展不平衡是不爭的現實,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為發展『互聯網+教育』,解決新時代的教育發展不均衡、優質教育供給不充分等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因此,必須全面提昇『互聯網+教育』發展水平。
一、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整合,逐步形成書本教材與電化教材並行的新的教材體系。二、加強教學技能培訓和應用,使電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並逐步成為普遍的教學手段。把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作為高等師范教育畢業生必備的重要基本技能,加強對現職教師的實用技能培訓。三、加強教學設施配備和管理,提高設施利用水平。制定並實施全國統一的教學設備配置標准,拓寬資金渠道,鼓勵社會力量采取捐贈等方式支持貧困地區改善教學條件;由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各級學校現有的『互聯網+教育』教學設施進行編號管理,定期檢查使用情況。

目前,隨著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決策部署,重點國有林區正在逐步實現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資源保護培育為主的歷史性轉變。交通旅游融合發展對於國有林區以旅游業為替代產業,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昇級至關重要,交通與旅游相輔相成,深度融合將會加快這種轉型昇級。建議:
一、國家層面做好頂層設計,科學合理指導推進交通和旅游融合發展。比如編制全國交通和旅游發展專項規劃,統籌推進交通和旅游融合發展。二、建立交通和旅游融合發展制度,比如規定國家以及省市在制定交通發展規劃時,在規劃設計交通項目建設時,要充分考慮道路周邊旅游業需求,增強道路旅游服務功能,避免單純的為了修路而修路。三、加大對國有林區道路資金投入,逐步進行昇級改造。

近年來,東北地區職業教育發展較快,但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與推進新時代東北振興的要求相比,東北地區職業教育還存在以下問題:職業院校總體辦學水平落後於中東部地區、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契合度較低、產教融合不夠緊密、國際交流合作發展水平不高。為此,建議:
一、加大國家對東北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支持力度。引導東北地區加快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職業教育突破發展的重大項目。二、打造高水平專業化實訓基地。充分調動政府、企業和職業院校改革創新的積極性,發揮中央財政新的專項引領作用,在東北地區中心城市建設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實訓基地。三、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有機銜接、深度融合。根據東北地區各區域支柱產業和重點產業調整需要,密切職業教育與產業的對接,引導東北地區職業院校科學定位、特色發展,及時調整專業學科結構。四、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在東北地區選擇一批辦學基礎較好、改革創新能力較強的學校,開展職業教育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改革試點工作。

2019年至今為止,我國新評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086人,這些傳承人擔負著非遺傳承的重要使命,建議扶持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建立非遺博物館。具體建議如下:
一、由國家財政撥款建設非遺博物館,政府對用地等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優惠。非遺博物館由國家級傳承人自主經營,采取以國家輸血與自身造血相結合的方式,兩條腿走路,使保護非遺工作朝著良好的態勢發展。二、國家級傳承人非遺博物館通過收藏、展示實物、影像及文字資料等方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無形和有形財產。三、國家級傳承人非遺博物館通過博物館展示非物質文化遺傳的研究成果,對人們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教育。非遺博物館可以借助公益與非公益方式提高展覽的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從而發揮非遺博物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發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傳的雙重作用。

我國開展垃圾減量和分類已有多年,但從實踐效果看,仍是參與不足。而在各類人群中,青少年是最容易被影響、被帶動,也是實踐能動性最強的群體。開展校園垃圾減量和分類工作,是引導青少年成為生態文明實踐者的最佳方式。因此,建議教育部等相關職能部門——
一、盡早出臺46個重點城市教育系統垃圾分類實施方案。開展調研,了解高校、中小學混合垃圾減量潛力,以最大程度減少混合垃圾的產生作為工作目標。二、將垃圾減量與垃圾分類列入中小學課程,增加課時,提高質量,明確考核標准。三、教育部和重點城市教育部門應加強對教育工作者的環保培訓。四、重點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部門應針對本市高校、中小學、幼兒園,制定並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的相應措施。

到2018年,全國起碼有超過5100萬空巢老人,他們成為養老事業關注的對象。大力推動社區養老服務,可以較好實現機構養老和老人生活的緊密銜接。為推動社區養老服務的開展,提出具體建議如下:
一、加強對社區養老服務的政策支持。將社區養老服務作為養老服務的重點項目列入國家扶持計劃。將社區養老設施建設列入城市建設民生項目配套內容。將社區養老服務事業列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項目。二、建立對社區醫療服務的投融資機制。設立政府財政性專項投資(可以是獎勵性投資)。實行社會融資,吸引民間資本和境外資本投入社區醫療服務。鼓勵養老機構投資進入社區醫療服務。三、加大社區醫療服務建設的推進力度。推介社區醫療服務,使投資者樂於投資,社區老人樂於享受服務。實現典型引路,為投資者提供樣板。由民政部門牽頭、專業機構進入、有關人士參與,盡快制發行業標准,規范建設、服務。

在當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大背景下,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應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在黨管乾部原則前提下,要進一步深化『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機制,從而激活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一、全面推進市場化選聘。將市場化選聘作為黨管乾部的重要實現形式。二、不斷深化契約化管理。推行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明確責權利,嚴格任期管理和目標考核,按契約辦事,實現從『要他乾』向『他要乾』轉變。三、逐步推進差異化薪酬。堅持市場導向、效益導向、業績導向,做到『五個傾斜』,即薪酬分配向營銷、高科技研發、苦險髒累差、高級管理、高級技能五類人員傾斜,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四是完善市場化退出辦法。全面推行『兩個合同』,即在全員簽訂勞動合同基礎上,再簽訂崗位合同,以勞動合同解決身份問題,以崗位合同解決能進能出問題。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再一次奏響重農強農的旋律,強調要積極振興大豆產業。近年來居民在大豆的攝入量上明顯低於營養需求。我國創新型大豆功能食品研發成果較少。
一、聯合政府、行業組織、科研院所、企業等多方力量,將大豆食品納入食育基本法立法工作,制定符合不同地區的大豆食品營養發展計劃,設立並大力宣傳『全國大豆日』。二、政府、農業部門、食品企業對大豆食品研發予以重視,將大豆食品精深加工作為振興大豆產業、發展農業的戰略性政策。三、設立專項基金支持科技型、健康型大豆食品落地。推動我國大豆食品向營養精細化、產品功能化、定位高端化、延伸鏈條化的方向發展。四、建設大豆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加強大豆食品精深加工,加快大豆食品產業向營養健康轉型,全面推進傳統大豆食品產業昇級。五、聯合農業部、教育部與科技部等多部門共同實施大豆食養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行動。

建設對俄跨境經濟合作區可以深化我國和俄羅斯在遠東和東北亞地區合作,開創區域經濟一體化在邊境地區發展的新路徑,成為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先手棋和排頭兵,在全國對外開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高層推動,構建起建設黑龍江省對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的法律依據和政治保障。二、先行先試,支持黑龍江省對俄跨境經濟合作區建成優惠政策疊加區。由於俄羅斯目前未出臺跨境合作區相關政策,為加快推進跨境合作,建議支持對俄跨境經濟合作區先行先試,賦予更加優惠政策。三、內外銜接,支持黑龍江省對俄跨境經濟合作區與俄羅斯自由港和跨越式發展區政策一體化。
本版漫畫由黎綱峰繪制 本報記者楊廷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