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牢記總書記囑托·龍江實踐】(生態環境篇)美麗答卷,書寫在青山綠水間
2019-03-12 14:4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雷蕾 劉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12日訊(記者 雷蕾 劉嘉)『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再次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具體要求,指明了方向。

  守護好綠水青山

  黑龍江作為生態資源大省,習近平總書記非常牽掛這片土地上的生態保護工作。2016年3月7日,他在參加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時指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黑龍江省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擁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濕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要推進『多規合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為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2016年5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林區考察時再次強調,以推動綠色發展為抓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抓好生態環境保護。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又連提兩個『金山銀山』,指明生態優勢——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和深化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環境監管、國家公園、生態補償等生態文明改革舉措,加快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使東北地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按照總書記的指示,幾年來,黑龍江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著力在生產力布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以及制度體制上做足了文章。以實際行動和先行姿態,創新思路,系統謀劃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不斷增進人民福祉。走綠色發展路,念好『山水經』,打好『冰雪牌』,做好『生態文章』,全力構建新型生態產業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16年9月,《黑龍江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實施方案》發布。《方案》明確生態紅線是維護生態安全的『生命線』,是維護公眾健康的『保障線』,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警戒線』。隨之,《黑龍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正式對外發布並正式施行。為全省加快生態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范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工作樹立了標尺。

  接下來,《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黨政領導乾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黑龍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法規條例相繼制訂通過或頒布實施。這一套『組合拳』,從制度上給生態保護立規矩、劃紅線,大刀闊斧,力度空前。

  各級政府部門以綠色政績觀為統領,責任更實,考核更嚴,一個執法嚴格,制度健全,監管密集,督政查企齊頭並進的龍江生態保護網已經形成。

  『全省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3.5%,為2012年新空氣標准實施以來最優。』這是黑龍江省2018年交上的答卷——淘汰各類燃煤小鍋爐2185臺,新增造林117萬畝,全省62個國家『水十條』考核斷面中,達標率為82.3%。淘汰黃標車12248輛、老舊車35858輛。阿什河完成消滅劣五類水體目標;五大連池和興凱湖等良好水體得到保護,完成地表水型市級水源地108個環境問題整治。中央環保督察反饋136個問題水源地,131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完成整改任務。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9個、省級75個,國家級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開發好『金山銀山『

  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

  充分發掘黑龍江獨有的生態優勢,加速轉化為經濟優勢。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再次強調,要以打造『兩座金山銀山』為抓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念好山水經、冰雪經,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和空間格局。發展生態旅游,挖掘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發展冰雪游、森林游、邊境游、濕地游、避暑游等旅游產業,整合旅游資源,推動文化、體育、時尚、健康養老與旅游融合發展,建設全國一流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養老基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發展冰雪經濟,發揮冰雪大世界、雪博會、亞布力滑雪、雪鄉等品牌優勢,優化整合冰雪資源資產,大力發展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體育、冰雪教育,打造全國冰雪旅游首選目的地、冰雪人纔培養高地、冰雪裝備研發制造和冰雪賽事承辦基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建設冰雪經濟強省。

  有兩組數據——去年,黑龍江接待游客達到1.82億人次,同比增長10.9%,旅游收入2244億,同比增長17.6%;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和攜程旅行網發布,這個冰雪季的客房預訂量比上一年上漲超過140%。同時,研究顯示2017-2018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達到1.97億人次,預計2021-2022冰雪季,旅游人數將達到3.4億人次。由冰雪旅游帶來的冰雪特色小鎮、冰雪文創、冰雪運動、冰雪制造、冰雪度假地產等產業產值近3萬億。

  今年冰雪季權威部門公布的『十大旅游熱門目的地』,龍江佔了四個,分別是哈爾濱、雪鄉、亞布力和牡丹江。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在龍江大地上已化為生動的實踐。

  今年黑龍江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切實做好大小興安嶺、張廣纔嶺、老爺嶺、完達山脈等生態保護和修復。實施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國家重大工程。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推進三北防護林工程,再完成造林117萬畝。釋放原生態優勢,探索培育碳匯市場。紮實推進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設……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龍江『,擔負起保障國家生態安全重任,3800萬龍江人正篤踐力行!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新時代黑龍江 重振雄風再出發

【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專題】2019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