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梳理公布流程圖做好不動產登記工作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侯雪靜孫奕)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說,建議各地不動產登記機構,認真研究自然資源部網站公布的26種最常見不動產登記流程圖,可更好地解決不動產登記中遇到的問題。
陸昊說,不動產登記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重要的商業活動,涉及到不動產登記人財產合法權利的保護,涉及到市場經濟交易效率的提昇等,具有重要意義。
陸昊說,自然資源部去年經過4個多月的全面深入調查,發現當前有超過90個類型的不動產登記事項,自然資源部對其中最常見的26種登記事項流程進行了梳理,並將流程圖做了優化和設計,公布在自然資源部的網站上。自然資源部有信心跟各地登記機構一起,做好不動產登記工作。
陸昊說,自然資源部的組建是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生態文明是我們和子孫後代的共同利益,要不斷探索創新,履行好新部委的重大職責使命。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不動產辦證時限壓縮至7個工作日以內

市民辦理不動產登記。孫佳岩攝
□孫佳岩本報記者譚迎春
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說,不動產登記事關企業和群眾的切身利益,對不動產權益人的權益保護、市場交易效率提昇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我省把解決住房辦證難問題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一抓到底。針對群眾無過錯,但缺少規劃、建設審批手續,欠繳稅費或出讓金,沒有完成工程、消防驗收等問題,先為群眾辦理不動產權證,遺留問題由政府『內部消化』;開展拉網式排查,全面摸清歷史遺留住宅項目的數量、類型和存在問題,根據政府會議紀要和相關部門會簽意見,有計劃按批次推進辦理;抽調骨乾集中辦公,超前開展政策諮詢、權籍調查、數據整合等基礎工作,多措並舉滿足群眾辦證需求。
不斷加大『放管服』力度,一律取消不動產登記交易申請表、住房維修基金等不合理要件,全省辦證時限已壓縮至7個工作日以內,正在向5個工作日辦結的目標努力;積極推動機構人員、流程和信息『三集成』,推行網上聯審,優化流程,逐步實現同城通辦、就近可辦,讓群眾只進一扇門、只交一次件、最多跑一次;省自然資源廳與金融部門簽訂了不動產抵押登記合作協議,把抵押登記窗口延伸到金融服務網點,擴大了服務覆蓋面,最短10分鍾辦結。
我省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後,共有歷史遺留不能辦理不動產權證176萬戶,截至目前已辦理144萬戶,佔比82%,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明顯提昇。
全省耕地連續17年實現佔補平衡有餘
□孫佳岩本報記者譚迎春
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12日在『部長通道』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組建自然資源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生態保護和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值得關注。為此,記者采訪了省自然資源廳。
記者了解到,我省嚴格執行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全省耕地連續17年實現佔補平衡有餘。落實土地整治和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91.9萬畝,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作用越來越堅實穩固。在全國率先出臺了保護區內礦權退出及處置意見,簽訂退出礦權協議89個,避除生態紅線礦業權582個。關閉注銷小煤礦367個,對1570個砂石土礦進行了分類排查整改。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對15404個違法違規大棚房分類整改4626個,恢復耕地2604畝。
2019年,我省將啟動編制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做好大小興安嶺、張廣纔嶺、老爺嶺、完達山脈等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生態修復,實施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建立生態修復治理恢復基金,研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生態修復項目的政策措施,推進國土綜合整治、礦山環境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探索多元化、市場化的生態治理新模式。制定完善生態修復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區內礦權清理退出專項行動,確保2020年全面完成礦權退出工作。加大閑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力度,完成國家要求的處置任務,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中國人工林面積長期居世界首位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侯雪靜朱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說,我國國土綠化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人工林面積長期居世界首位。
張建龍說,我國設立植樹節40年來,植樹造林活動在全國上下深入持續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推動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
張建龍說,我國總體植樹造林成果很大,但仍然是缺林少樹的國家,生態依然很脆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提昇綠化水平。
張建龍說,當前我國把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截至目前,已啟動祁連山、三江源、錢江源等一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到明年全省森林覆蓋率將達47.3%以上
□本報記者賈紅路
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部長通道』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第一個回答了記者提問。他談到人工造林是強調要在提高成效上下功夫,科學造林,鞏固我國在人工造林、綠化國土方面的成就。對此,記者從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2018年,我省完成造林117萬畝,其中人工造林71.8萬畝,封山育林45.2萬畝,綠化村屯1453個,綠化道路1110.9公裡,新建義務植樹基地415個,義務植樹株數2207萬株。完成三北工程76萬畝,培育苗木12億株。
據了解,2019年伊始,省政府綠化委員會與省林業和草原局出臺了關於積極推進全省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預計到2020年,完成國土綠化修復總任務將達到2130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7.3%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67%。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要依托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儲備林建設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林草質量精准提昇工程、重點交通乾線兩側及廢棄礦山植被修復工程、鄉村綠化美化工程等一系列重點生態建設工程,采取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原則,將國土綠化行動與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壯大區域經濟和精准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要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最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近期與長遠效益顯著的森林草原為主體的陸地綜合生態體系。要堅持造管並重,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推進國土綠化可持續發展。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穩步推進

穆棱局紅外監測相機拍到的野生東北虎。本報資料片
□本報記者馬一梅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跨吉林、黑龍江兩省。2017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在長春掛牌成立,下設10個分局,6個位於吉林省,4個位於我省,它們是綏陽局、穆棱局、東京城局、東寧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在我省穩步推進,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野生虎豹從杳無蹤跡到頻頻現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百獸之王』正上演『王者歸來』。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總面積146.12萬公頃,其中我省區域42.32萬公頃,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29%。為做好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的統籌推進,我省成立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領導機構,全面組織、協調試點工作的開展;狠抓部署落實,全面推動試點工作的實施;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監測網絡建設,提昇國家公園能力和水平;開展機構編制情況的調研、基本情況調查摸底;配合做好規劃和實施方案編制工作;開展各類交流活動,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
近年來,肩負守護『大糧倉』以及國家生態安全歷史重任的我省森工林區,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野生動物種群逐漸恢復,食物鏈得以完善,從杳無蹤跡到頻頻現身,野生東北虎豹『王者歸來』。自2017年9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綏陽局、穆棱局、東京城局掛牌成立後,森工深入謀劃和完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思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生態保護,不斷推進東北虎豹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深入進行。
下一步,我省將在抓好項目謀劃與建設的前提下,繼續加強對試點區域內生產項目和經營活動的管控;加強對試點區域內東北虎豹及其獵物種群以及棲息地的保護和監測,及時掌握其動態變化情況,適時開展反盜獵等專項打擊活動,依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摸清東北虎豹及其獵物種群以及棲息地的本底資源情況,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加大保護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職工群眾對保護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的意識;配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積極協調各有關部門、有關縣(市)政府,做好涉及我省的各項試點工作。本報記者楊廷制圖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推進央企專業化整合增強競爭優勢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申鋮)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說,將按照市場發展需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推動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使得企業資源相互融合,增強競爭優勢。
他表示,從央企現狀來看,仍存在資源分散、主業不突出的現象,也存在著在某個專業上同質化競爭、無序競爭的問題。
『此前鐵塔公司整合,既節約了資源、減少了投資,又使大家感到通信系統好了。』他說,像鐵塔公司這樣的案例要多出現,從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市場化程度。『我們的整合是開放的,希望各類所有制資產都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發展和進步。』
他還表示,地方國有企業改革也在深入推進。各地在改革實踐中,可能還有一些歷史『包袱』和問題沒有解決,還有一些內生改革動力沒有完全激發出來。國資委將加大對地方企業的指導、督導和統籌,推動改革不斷向前推進。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龍江勇闖國企改革深水區
□本報記者桑蕾
12日上午,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說,要激發省屬國企改革的內生動力。目前,我省省屬國有企業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以『三項制度』改革為切入點,正在全力打好深化國企改革的攻堅戰。
2018年,我省加快了推進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全省地方國有企業實現經營收入1311.58億元,實現同比增長。備受關注的龍煤集團通過持續深化子公司『三項制度』改革和內部市場化改革,在2017年扭虧為盈的基礎上,奪得全省第一利稅大戶的寶座;同年6月掛牌成立的龍江森工集團,在移交1623項政府職能基礎上,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步伐,2018年完成產業總值388.9億元,同比增長8.5%;同年12月16日,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掛牌成立,黑龍江農墾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邁出重要步伐,行政管理時代徹底結束。
與此同時,混合所有制、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都在全力深入。我省2018年共有16戶省屬企業子公司完成混改,超額完成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任務指標。哈爾濱完成25戶企業混改,齊齊哈爾市信用擔保公司轉讓75%股權引入3家民營資本,北滿特鋼找到新的戰略合作者……
2019年是我省實現國企改革目標的關鍵一年,我省將以『三項制度』改革為基礎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繼續抓好龍煤、農墾、森工等重點企業深化改革;推進省級產業投資集團二三級子公司混改,將其打造成真正帶動地方經濟產業調整、布局結構優化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
七大集團一個月獲得萬億授信額度

省新產業集團富錦風電場的一線人員正在現場巡檢風機運行情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報記者桑蕾
12日上午,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部長通道』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談到國有企業資源整合問題,他希望各類所有制資產都能夠從資源整合中得到更多的發展和進步。記者了解到,新成立的七大產業集團一個月期間就引來20餘家銀行機構的青睞,共獲得萬億級授信額度。
今年1月20日,囊括交通、建設、旅游、農業、金融、林業、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行業領域在內的我省七大產業投資集團正式成立,此舉是我省國有企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略重組。七大產業投資集團緊緊圍繞『六大強省』的發展目標而成立,將通過開展投資融資、產業培育、資本整合,有效盤活現有資源和優質資產。此次重組涉及省直部門500億元資產,整體規模達4000億元,是我省利用半年時間迅速集中省屬國有企業優質資產資源,將同類同質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重組整合各類經營性國有資產組建完成的。
重組後的七大產業集團成為投資機構的『寵兒』,一個月期間就引來20餘家銀行機構的青睞,共獲得萬億級授信額度。僅在正月裡,剛成立的省農投集團就接連和浪潮集團、中投證券兩大伙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省建投集團搶抓開工和業務訂單,其中中非合作的岡比亞公路橋梁項目造價5.12億元,1月份正式進入施工建設階段。1月份建投集團中標了新疆喬巴特水利樞紐工程,總投資114.89億元。